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
感时为欢叹,霜鬓不可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景象:严霜覆盖了草木,寒风昼夜不停地吹起。诗人因时节的变化而感慨不已,感叹自己已是白发苍苍,难以再视青春的容颜。
注释:
- 严霜:指严厉的霜冻,天气寒冷时,霜冻的程度很重。
- 白草木:形容草木因霜冻而变白,展现了严寒的景象。
- 寒风:冬季的冷风,强调了气候的恶劣。
- 感时:感慨时节的变化。
- 欢叹:因为时节的变化而发出感慨的叹息。
- 霜鬓:形容头发因寒冷或年龄增长而变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霜鬓”一词常常被用来象征年老与衰退,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期,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是寒风刺骨、霜雪纷飞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二》以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中所描绘的冬季景象,严霜与寒风交织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尤其是“霜鬓不可视”,不仅呈现了自然的严酷,也隐喻了诗人对自身年华的无奈与忧伤。此处的“霜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情,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光感。诗人以自然为镜,映出内心的感慨,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冬天的冷峻与诗人的孤独,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严霜白草木:描绘严寒的天气,霜冻使得草木变得苍白,营造出冷清的冬季氛围。
- 寒风昼夜起:寒风不断吹拂,强调了严寒的持续性,进一步渲染了冬天的严酷。
- 感时为欢叹:诗人因时节变化而感慨,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共鸣。
- 霜鬓不可视:以“霜鬓”暗喻自身的衰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鬓”比喻为衰老的象征。
- 对仗:前两句描绘自然,后两句表现感慨,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严霜”“寒风”“霜鬓”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冬季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冬季景象的描绘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衰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严霜:象征寒冷、严酷的自然环境。
- 白草木:表现冬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消逝。
- 寒风:象征孤独、无情的时间流逝。
- 霜鬓:象征衰老、对青春的怀念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严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
“霜鬓不可视”中的“霜鬓”象征什么?
A. 青春
B. 年老
C. 喜悦
D. 愤怒 -
诗人感叹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与唐代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的诗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慨,但他更多地关注于国家与民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