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其四 冬歌》

时间: 2025-04-28 02:26:02

锦绣合欢被,香篝宿火残。

玉树霜华结,乌啼清夜阑。

起看梅破萼,欲折寄来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绣合欢被,香篝宿火残。
玉树霜华结,乌啼清夜阑。
起看梅破萼,欲折寄来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夜晚,诗人躺在华丽的合欢被下,残留的香篝火光映照着周围。窗外的玉树上结满了霜花,乌鸦在清冷的夜空中啼叫。诗人起身去看梅花的芽苞已经破裂,但想要折下一枝寄给远方的朋友却觉得困难重重。

注释:

  • 锦绣:形容华丽、美丽。
  • 合欢被:一种用合欢花制作的被子,象征着温暖和柔和。
  • 香篝:指香气四溢的篝火。
  • 宿火残:指篝火熄灭后仍有余温。
  • 玉树霜华:指玉树上结的霜花,形容寒冷的美丽。
  • 乌啼:乌鸦的啼叫声。
  • 清夜阑:指夜晚深静时分。
  • 梅破萼:指梅花的花苞已经开裂,象征春天的来临。
  • 寄来难:想要寄送梅花却觉得困难。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梅花在寒冬中盛开,代表着希望与坚强。合欢被则象征着温暖和亲情,透露出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巽,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周巽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在寒冷的冬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寒冷季节中渴望温暖和联系的心理。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冬歌》是一首充满冬日意境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天的寒冷与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在首联中,诗人用“锦绣合欢被”描绘温暖的室内环境,形成了与外部寒冷的鲜明对比,展示了内外环境的反差。接着,诗人描绘了“玉树霜华结”这一美丽的冬景,体现了冬天独特的自然美,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而“乌啼清夜阑”则增添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寒冷。最后,诗人提到梅花的芽苞已经破裂,却难以折下寄给远方的朋友,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了人们在寒冬中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寓意深刻,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冬日夜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锦绣合欢被”:描绘温暖的被褥,给人以安逸感。
    • “香篝宿火残”:篝火的余光让人感到温馨,增添了一丝暖意。
    • “玉树霜华结”:描绘了寒冷的冬天,展现自然的美丽。
    • “乌啼清夜阑”:乌鸦的叫声增加了夜晚的孤独感。
    • “起看梅破萼”:诗人起身查看梅花,象征着对春天的期待。
    • “欲折寄来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又因条件限制而感到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温暖的被褥与寒冷的外界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梅花的芽苞拟人化,传达春天的希望。
    • 隐喻: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寓意深厚。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冬天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渴望,表现了人们在寒冷中寻求温暖和联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合欢被:象征温暖和亲情。
  • 香篝:象征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 玉树霜华:象征冬天的美丽和寒冷。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绣合欢被”描述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
    • C. 孤独
    • D. 美丽
  2. “乌啼清夜阑”中“乌”指的是什么鸟?

    • A. 燕子
    • B. 乌鸦
    • C. 喜鹊
    • D. 鹦鹉
  3. 诗人想要寄送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梅花
    • C. 荷花
    • D. 兰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by 朱自华
  • 《梅花》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周巽的《子夜四时歌·冬歌》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更侧重于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而周巽则通过梅花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包含周巽的作品及其生平介绍。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