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
时间: 2025-01-10 22:0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待月倚楼西,坐久夜未上。
四顾景茫茫,昏黑穷远望。
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
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
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
美人在何处,引领空惆怅。
归卧息烦襟,澄怀悟色相。
无心引月看,玉镜照窗朗。
白话文翻译
在西楼倚靠着等待明月,坐了很久却夜色未深。
四面环顾,景色模糊不清,昏暗的夜色遥远无边。
层层云霭笼罩,宫殿的轮廓失去了清晰。
银河淡淡地不再明亮,繁星只在寥寥可见。
纤细的女子驾着晶莹的月轮,静谧中传来隐秘的音响。
美人究竟在哪里呢?引发我无尽的惆怅。
归来后躺下,放下烦恼,心境清澈,领悟到色相的本质。
无心去引月观看,只让那明镜般的月光照耀窗前。
注释
- 倚:依靠,靠着。
- 层霄:指高空。
- 贝阙:象征华丽的宫殿或亭台。
- 明河:银河。
- 纤阿:纤细的女子。
- 御晶轮:驾驭月亮的车轮,借指美人的形象。
- 澄怀:清澈的心境。
- 色相:指色彩和形状,代表外在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锦汉,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倚楼等待月光,反映出他对美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于孤独、寂静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待月》是一首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作品,诗人在月夜的静谧中,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待月倚楼西”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期待,而“坐久夜未上”则揭示了漫长的等待带来的焦虑与无奈。接着,诗人四顾茫茫的景象,昏暗的夜色仿佛无尽无边,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在描绘夜空时,诗人用“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的句子,展现了夜色与宫殿的交融,给人一种失落与虚幻的感觉。银河的“淡不辉”,繁星的“见三两”,更是让人感受到寂静的深邃。接下来的“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与美人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追寻。
最后,诗人回归内心,选择归卧,以“澄怀悟色相”来反思自己的情感,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细腻,结构紧凑,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对美的渴望与内心的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待月倚楼西” —— 诗人静静等待明月,倚靠在楼上。
- “坐久夜未上” —— 坐了很久,夜色依然未深。
- “四顾景茫茫” —— 环顾四周,景色模糊,眼前一片昏暗。
- “层霄暮霭合” —— 高空的云霭聚合在一起,夜色愈发浓重。
- “贝阙失清旷” —— 宫殿的轮廓失去了原有的清晰与宽广。
- “明河淡不辉” —— 银河的光辉变得微弱。
- “繁星见三两” —— 只有寥寥几颗星星显现。
- “纤阿御晶轮” —— 纤细的女子驾着月亮,象征美的存在。
- “寂密秘音响” —— 低沉而神秘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
- “美人在何处” —— 诗人对美人的思念引发了孤独的惆怅。
- “归卧息烦襟” —— 回到卧室,放下烦恼。
- “澄怀悟色相” —— 心境清澈,领悟到外在事物的本质。
- “无心引月看” —— 不再期待明月,只让它自然照耀。
- “玉镜照窗朗” —— 月光如同明镜,映照窗前,清冷而明亮。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如“纤阿御晶轮”)、对仗(如“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领悟。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美与孤独,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 星星:象征遥远与孤独,形象化诗人的思念。
- 楼阁:象征静谧的思考空间,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银河:象征浩瀚与无尽,增强诗的空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待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锦汉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明河淡不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银河
D) 星星 -
“无心引月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渴望
B) 疲惫
C) 宁静
D) 忧伤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与《待月》的意象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月光之美,但《待月》则更加强调了对美人的思念与内心的深邃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