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时间: 2025-01-10 19:2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作者: 钱起 〔唐代〕
在林非避世,守拙自离群。
弱羽谢风水,穷愁依典坟。
良知不遐弃,新咏独相闻。
能使幽兴苦,坐忘清景曛。
前山带乔木,暮鸟联归云。
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
白话文翻译:
在树林中并不是为了避世,而是自愿地远离群体,保持自己的拙朴。微弱的羽翼在风水中告别,穷困的愁苦依附于古老的坟墓。良知并未被忽视,新作的诗歌依然能独自传闻。能让人感到幽静的兴致苦涩,坐着却忘却了清晰的景色。前面的山上长满了乔木,傍晚的鸟儿成群归来,云朵随之而去。夕阳西下,乡间人思绪万千,难以忘怀骑行时的诗文。
注释:
- 林非:在树林中。
- 弱羽:微弱的羽翼,指代诗人自己。
- 谢风水:告别了风水,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穷愁:贫困的忧愁。
- 典坟:古老的坟墓,象征着历史和记忆。
- 良知:良心、智慧。
- 幽兴:幽静的兴致。
- 清景曛:清晰的风景变得模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号寄庵,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少有闻名,早逝。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诗歌鉴赏: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在林非避世”便点出了诗人的态度,他并非逃避世俗,而是选择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弱羽谢风水”则是隐喻诗人虽身处自然,却无法完全摆脱内心的苦闷与烦恼。此处的“穷愁”更是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思考和感悟。前山的乔木和归来的暮鸟,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向夕野人思”则使得这幅画面增添了一种人情味,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怀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内涵,传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与体会,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林非避世:表明诗人选择隐居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出于内心的志向。
- 守拙自离群:强调诗人保持自己的本真,远离喧嚣。
- 弱羽谢风水:隐喻诗人虽在自然中生活,却感受到生活的困顿。
- 穷愁依典坟:表达对历史与记忆的思考,穷困的愁苦与古老的坟墓相连。
- 良知不遐弃:良知依然存在,代表着对真理的坚持。
- 新咏独相闻:新作的诗歌能在幽静中传开,体现出诗人的创作热情。
- 能使幽兴苦:幽静的兴致带来苦涩的思考。
- 坐忘清景曛:沉浸于思考中,忘却了周围的美景。
- 前山带乔木:描绘自然的美景,展现出宁静的环境。
- 暮鸟联归云:鸟儿归巢,象征着归属与宁静。
- 向夕野人思:夕阳西下,引发对乡野生活的思考。
- 难忘骑省文:骑行时的诗文在心中难以忘怀,寄托了对诗的热爱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弱羽”比作自己的处境,展现孤独感。
- 对仗:如“良知不遐弃,新咏独相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宁静,代表诗人的生活环境。
- 弱羽:象征诗人的脆弱与孤独。
- 典坟:象征历史与记忆,反映诗人对过去的思考。
- 乔木:象征自然的繁茂与和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暮鸟:象征归属与宁静,展现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避世
b) 自愿保持本真
c) 追求权力
d) 追求财富 -
诗中提到的“弱羽”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诗人的孤独与处境
c) 生活的富足
d) 人际关系的复杂 -
“向夕野人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b) 对乡野生活的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自愿保持本真
- b) 诗人的孤独与处境
- b) 对乡野生活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但更加强调山水意境与内心的宁静。
- 贾岛《寻隐者不遇》: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交往的思考,主题与钱起的诗相似,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