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

时间: 2025-02-04 16:20:01

王郎王郎大磊落。

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

不封不树,盖不敢缓。

以此感激,卑官不辞。

孝子之志,谁当谅之。

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

母殡松楸系梦思,严君万里违温凊。

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

行将告我友。

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

作者: 徐书受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王郎王郎大磊落。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
不封不树,盖不敢缓。
以此感激,卑官不辞。
孝子之志,谁当谅之。
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
母殡松楸系梦思,严君万里违温凊。
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
行将告我友。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


白话文翻译

王郎,王郎,你真是大气磅礴。
你在世间的才华和名声,已经二十年,仍然不得安定。
我这一生的性命都依靠朋友,急需帮助时,谁能托付呢?
在人群中遇见我,大家都不再怀疑,
一见面就高声呼喊,仿佛唤醒了我的灵魂。
王郎,听我说的话,足以慰藉你心中的饥渴。
交朋友要选择好,才能全心全意相交。
如果不能保证长久的友谊,不如不相识。
当时我面容憔悴,现在已然长了胡须。
胡须稀疏,头发短短,嵇康不懒,阮籍不怪。
你说我悲伤吗?这悲伤并不在于饱暖与否。
不求荣华富贵,实在是因为不敢怠慢。
因此感动,卑微的官职我也不辞。
孝子的志向,谁能理解呢?
哎,君子啊,请不要因为贫困而忧伤,我也明白命运的无常。
母亲的灵柩埋在松树下,思念之情在梦中缠绵,
而你千里之外却远离了温暖的故乡。
你从保州出发,南下至长水塘,
即将告诉我这个朋友。
我的朋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自守着家园,
何必在外游荡远离故乡呢?


注释

  • 王郎:指的是诗人朋友王郎,可能暗含对其的赞美。
  • 髭鬑鬑:形容胡须稀疏、长势不佳。
  • 孝子之志:指的是对父母的孝敬与思念。
  • 松楸:指松树和楸树,常用于象征哀悼和思念。
  • 高堂白发:指年长的父母,象征着对家庭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书受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朋友的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质朴而富有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送别朋友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


诗歌鉴赏

《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朋友王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以“王郎王郎大磊落”引入,显示出对王郎的赞美与亲近,接着描绘了自己在朋友面前的无奈与困惑,反映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诗人提到“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深刻地揭示了友谊的珍贵与脆弱,强调了相识的意义在于长久的陪伴与支持。

诗中提到的“母殡松楸系梦思”,通过对母亲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忧伤,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关于朋友的游荡与故乡的牵挂,更是让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诗人在描绘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我生命、友谊和家庭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既有个人色彩,又具普遍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郎王郎大磊落:称呼朋友王郎,赞美其气度。
  2. 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指王郎在世间奋斗多年,仍未能安定。
  3.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表达对朋友的依赖与困惑。
  4.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朋友见面时的亲密与真诚。
  5.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希望自己的话能给朋友带来安慰。
  6.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强调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7.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如果不能长久相伴,反而不如不相识。
  8.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自述自己经历的变化。
  9.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以古人比喻,表明自己对生活的无奈。
  10.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回应朋友的关心,认为悲伤并不在于物质。
  11. 不封不树,盖不敢缓:不追求名利,反映出诗人的谦卑。
  12. 以此感激,卑官不辞: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13. 孝子之志,谁当谅之:感叹孝道难以被理解。
  14. 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劝解朋友不要因贫困而忧伤。
  15. 母殡松楸系梦思:对母亲的思念与哀悼。
  16. 严君万里违温凊:指朋友远离故乡,感受不到温暖。
  17. 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描绘朋友的行程。
  18. 行将告我友:即将向朋友传达消息。
  19. 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提到在家乡的朋友,各自守护家庭。
  20. 何事遨游离故乡:质问朋友为何要离开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漂泊,体现孤独感。
  • 对仗:如“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王郎的叙述,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理解与珍惜,同时也引发了对家庭和故乡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郎:象征友谊与情谊。
  • 胡须: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松楸:象征哀悼与思念。
  • 高堂白发:象征父母与家庭的牵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也增强了其文化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的气质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友情与思念
    • D. 对故乡的追忆
  2.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情的珍视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物质的追求
    • D. 对家庭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松楸”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思念
    • C. 哀悼
    • D. 忍耐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些作品都涉及友情、思念与人生的主题,与徐书受的《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相得益彰。

诗词对比

  • 徐书受《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与李白《送友人》:前者注重对友谊的深刻思考,后者更显豪情壮志。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融合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徐书受对家庭的眷恋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在不同背景下的情感表达。

相关诗句

王郎王郎大磊落。下一句是什么

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上一句是什么

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下一句是什么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上一句是什么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下一句是什么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上一句是什么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下一句是什么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上一句是什么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下一句是什么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上一句是什么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下一句是什么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上一句是什么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下一句是什么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上一句是什么

王郎王郎大磊落。下一句是什么

才名二十载,上一句是什么

才名二十载,下一句是什么

不免尚飘泊。上一句是什么

不免尚飘泊。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性命为友朋,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性命为友朋,下一句是什么

缓急至今谁可托。上一句是什么

缓急至今谁可托。下一句是什么

众中遇我更不疑,上一句是什么

众中遇我更不疑,下一句是什么

一见高呼动魂魄。上一句是什么

一见高呼动魂魄。下一句是什么

王郎听我语,上一句是什么

王郎听我语,下一句是什么

足以慰尔饥。上一句是什么

足以慰尔饥。下一句是什么

择交定交始,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