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时间: 2024-10-02 12:20:52

经旬未识东君信。

一夕薰风来解愠。

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

瓜头绿染山光嫩。

弄色金桃新傅粉。

日高慵卷水晶帘,犹带春醪红玉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作者:苏轼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
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
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
日高慵卷水晶帘,犹带春醪红玉困。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我没有收到春天的消息,直到一个晚上的柔和春风来驱散了我的忧愁。
薄薄的红绡衣在秋天的寒意中显得清冷,绿绮的乐声在梅雨的洗礼下更显柔美。
瓜头色的绿意让山光显得嫩绿,金桃的新粉色映衬得更加娇艳。
正午的阳光懒散地照在水晶帘上,依然让人感到春天的酒香和红玉的醉意。

注释:

  • 东君信:春天的信使,古代传说中,春天由东风带来。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红绡衣:用红色绡子制成的衣服,象征美丽。
  • 薄麦秋寒:秋天的寒意,指薄衣在寒冬中显得清冷。
  • 绿绮韵:指古琴的乐声,韵味柔和。
  • 瓜头:指瓜的颜色,形容嫩绿。
  • 弄色金桃:指金桃花的颜色,形容娇艳。
  • 水晶帘:透明的帘子,形容清澈明亮的景象。
  • 春醪:春天酿造的美酒,寓意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可能作于春季,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词中对春色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木兰花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的“经旬未识东君信”,即刻呈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透露出一种渴望与焦虑。而“薰风来解愠”则是春风的温柔抚慰,让人感到一种心理上的释怀与安宁。诗中通过对衣物、乐声、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红绡衣薄麦秋寒”,让人感受到春天虽来,但秋寒依旧的矛盾情感。接着,诗中一系列的意象如“瓜头绿染”、“弄色金桃”,描绘出如画的春色,展现出自然的鲜活与人间的美好。结尾处的“犹带春醪红玉困”,则是对春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一种隐隐的惆怅,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体上,苏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气息,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经旬未识东君信”:经过几天却未收到春天的消息,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
    • “一夕薰风来解愠”:春风的到来,驱散了心中的烦恼。
    • “红绡衣薄麦秋寒”:即使春风来临,寒意仍未完全消散,暗示着生活的无奈。
    • “绿绮韵低梅雨润”:春雨滋润了大地,乐声低吟,增添了春日的情趣。
    • “瓜头绿染山光嫩”:春色让山川更显生机,色彩鲜明。
    • “弄色金桃新傅粉”:桃花盛开,生机盎然,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 “日高慵卷水晶帘”:阳光明媚,懒散的气息让人陶醉。
    • “犹带春醪红玉困”:春天的美酒,令人醉心,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解愠的使者,生动形象。
    • 对仗:如“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表现出温柔亲切的特性。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带来温暖与情感的释放。
  • 红绡衣:象征美丽与青春,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 绿绮:象征音乐与艺术,表达了心灵的愉悦。
  • 金桃:象征春天的繁荣与富饶,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 水晶帘:象征清澈与明亮,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君”在诗中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2. “薰风来解愠”中“解愠”是什么意思?
    A. 让人快乐
    B. 释放烦恼
    C. 增加忧愁
    D. 让人困惑

  3. 诗中描绘的“金桃”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美丽
    C. 春天的希望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温庭筠《梅花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木兰花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苏轼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李清照则更加关注情感的抒发与个人的感受。两者在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上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