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时间: 2025-01-22 06:4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作者: 苏轼 〔宋代〕
杏花飞帘散馀春,
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
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
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
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捲地春风恶,
但见绿叶栖残红。
白话文翻译
杏花随风飘落,春意已尽,
明月透过窗户,寻找幽静的客人。
我轻轻掀起衣襟,步月而行,踩着花影,
月光如流水般映照着青色的水草。
在花间置酒,清香四溢,
争先恐后地挽起长条,犹如落下的香雪。
山城的酒味太淡,难以畅饮,
劝君不如一同品味杯中的明月。
洞箫声在明月下凋零,
我唯有忧虑明月落下,酒杯却是空的。
明天春风肆虐,
只见绿叶依附着残红花瓣。
注释
- 杏花: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春天的美好。
- 褰衣:轻轻掀起衣服,表示轻松自在的状态。
- 青蘋:指水中的青色水草,象征清澈幽静的环境。
- 酒薄:指酒味很淡,形容酒不浓烈。
- 洞箫:一种乐器,通常用竹子制成,音乐清幽动听。
- 月落:指月亮落下,寓意夜晚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风格各异,尤其以豪放、旷达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任职四川时,他在春天的月夜与友人对饮,感受到春天的逝去与月光的清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是苏轼在春天的夜晚,月光下饮酒作诗的作品。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场景,杏花纷飞,明月高悬,诗人与友人共饮,气氛轻松而愉悦。苏轼通过清新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情交融,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第一联“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篇便营造出春天将尽的氛围,杏花的飞舞与明月的光辉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褰衣步月踏花影”描绘出他在月光下轻盈的步伐,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饮酒,诗人以“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展现出酒与花的交融,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瞬间的珍贵。然而,随着“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诗人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酒虽薄却不能阻挡对月的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捲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残酷与无情,绿叶依附着残红,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表面下,暗藏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与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杏花飞帘散馀春”:杏花随风飘落,春天的气息逐渐消散。
- “明月入户寻幽人”: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寻找静谧的客人。
- “褰衣步月踏花影”:轻轻掀起衣襟,在月光下漫步,踩着花的影子。
- “炯如流水涵青蘋”:月光如流水般清澈,照映出青色的水草。
- “花间置酒清香发”:在花丛中放置酒,清香四溢。
- “争挽长条落香雪”:人们争着挽起长条,犹如落下的香雪。
- “山城酒薄不堪饮”:山城的酒味太淡,难以畅饮。
- “劝君且吸杯中月”:劝朋友不如品味杯中的明月。
- “洞箫声断月明中”:洞箫声在明月下渐渐消逝。
- “惟忧月落酒杯空”:我只担忧明月落下,酒杯却是空的。
- “明朝捲地春风恶”:明天春风肆虐,带来残酷的现实。
- “但见绿叶栖残红”:只见绿叶依附着残红花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流水,增强了月夜的清幽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对称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人际间的情谊与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开始与美好,寓意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明月:象征思念、孤独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 酒:象征欢愉、友情与人生的品味,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杏花飞帘散馀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春意盎然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暴风骤雨 -
“明月入户寻幽人”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友谊与惆怅
C. 欢愉与喧闹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月夜的思乡情。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月夜诗作都有对月的描写,但苏轼更多的是对友谊的珍惜与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