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
时间: 2025-01-11 01:25:29意思解释
记游松风亭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惠州的嘉祐寺居住,游览松风亭。走累了,想在亭子里休息。远远望去,亭子还在树梢上,心中想着这是怎么才能到达的呢?良久,突然明白这里有什么地方是不能休息的呢?于是就像挂钩的鱼一样,忽然得到了释放。如果人能够领悟这一点,即使在敌阵相接、战鼓如雷的紧急时刻,前进会死于敌手,后退会死于法令,此时也不妨好好休息。
注释
- 寓居: 暂时居住。
- 纵步: 随意走动。
- 亭宇: 亭子的建筑。
- 木末: 树木的顶端。
- 歇不得处: 无法休息的地方。
- 如挂钩之鱼: 比喻像鱼上钩一样,意外获得释放。
典故解析
苏轼所描绘的松风亭,是其身处惠州时所游览的地方,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闲适心境。同时,“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暗指战乱中的紧张局势,表现了在逆境中仍需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个性洒脱、才华横溢,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其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苏轼贬谪惠州期间,正值他人生低谷,但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豁达。
诗歌鉴赏
《记游松风亭》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游历松风亭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悟。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美景中放松身心的画面,结合他当时的生活处境,显得格外深刻。
诗的开头,苏轼以“余尝寓居”引入,展示了他的亲身体验,接着描绘了走累后希望休息的状态。通过“望亭宇尚在木末”,诗人表达了对目标的渴望,体现出一种追求理想的精神。随之而来的“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则展现了他对外在环境的反思,揭示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在纷扰的外界中,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最终,诗人用“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的比喻,表达了顿悟的喜悦。即使在战乱之中,内心的安宁与休息依然是可能的。整首诗在沉郁中流露出乐观,表现了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从容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 说明作者曾在此地居住,设定了诗的背景。
- “纵步松风亭下” - 描述了在松风亭下漫步的悠闲状态。
- “足力疲乏” - 身体感到疲惫,体现出游览的劳累。
- “望亭宇尚在木末” - 远望亭子,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 “意谓是如何得到?” - 对目标的思考与追问。
- “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 突然意识到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环境更重要。
- “如挂钩之鱼” - 用比喻形象化自己的感受,表达解脱的瞬间。
- “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 形象地描述战争的紧张状态。
- “进则死敌,退则死法” - 描绘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 传达出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宁静,适时休息。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如挂钩之鱼”传达出意外获得解脱的感觉。
- 对仗: “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松风亭的游历,表达了在生活困境中如何寻求内心的宁静,以及在外部压力下保持从容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风亭: 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代表理想与心灵的归宿。
- 树木: 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庇护和安慰。
- 兵阵与鼓声: 反映了世事的纷扰与紧张,形成与自然宁静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松风亭”位于哪个地方?
- A) 杭州
- B) 惠州
- C) 苏州
- D) 成都
-
诗中提到“进则死敌,退则死法”意指什么?
- A) 进攻和退却的选择
- B) 生活的无奈
- C) 战争的残酷
- D) 以上皆是
-
“如挂钩之鱼”形容哪种状态?
- A) 绝望
- B) 解脱
- C) 疲惫
- D) 渴望
答案:
- B) 惠州
- D) 以上皆是
- B) 解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豪放洒脱的追求。
- 陶渊明《饮酒》:以归隐田园为主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轼的《记游松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