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时间: 2025-01-10 22:5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帘朱户未曾开,
谁见梅花落镜台。
试问高吟三十韵,
何如低唱两三杯。
莫言衰鬓聊相映,
须得纤腰与共回。
知道文君隔青琐,
梁园赋客肯言才。
白话文翻译:
这扇绣帘和朱红的门还未打开,
谁能看到梅花在镜台上飘落?
我想问问,吟诵三十首诗词,
不如低声唱两三杯酒歌。
不要说我的白发与她相映,
还得是她的细腰才能一同回眸。
我知道文君隔着青色的屏风,
梁园的赋客又怎肯谈及才情?
注释:
- 绣帘:用绣花的帘子,形容华美的装饰。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富贵与美好。
- 梅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
- 高吟三十韵:指吟诵长诗的高雅形式。
- 低唱两三杯:指轻松愉快的小饮,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 衰鬓:指白发或衰老的头发。
- 纤腰:细腰,形容女子的美丽。
- 文君:指古代的才女,如楚辞中的屈原之妻。
- 青琐:青色的屏风,象征隔离和屏障。
- 梁园:古代名园,常与文人雅士交往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都非常有影响力,风格多样,以豪放和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顿但心态乐观,借景抒情,表达对饮酒作乐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的“绣帘朱户未曾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氛围,隐喻着生活中美好事物未被发现的状态。梅花的飘落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接下来的“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则表现了苏轼对形式与内容的思索,他认为吟诵优雅的诗句不如品酒畅谈来得更为真实和享受,体现了他追求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莫言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美的渴望,尽管岁月已逝,仍然希望有美丽的女子相伴,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一句“知道文君隔青琐,梁园赋客肯言才”则引入了古代的文人情怀,表达了对才华与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帘朱户未曾开:华美的帘子和门尚未打开,暗示内心的封闭与期待。
- 谁见梅花落镜台: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感伤。
- 试问高吟三十韵:询问吟诵长诗的高尚,表达对诗词的尊重与欣赏。
- 何如低唱两三杯:低吟浅唱的洒脱,表明对生活的轻松态度。
- 莫言衰鬓聊相映:不要提及白发的衰老,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 须得纤腰与共回:渴望与美丽的女子共同回眸,体现对爱情的追求。
- 知道文君隔青琐:提到文君(才女),暗示对才情的向往与敬仰。
- 梁园赋客肯言才:提到梁园的文人,表现出对才华的渴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花的凋零比喻时间与青春的流逝。
- 对仗:如“高吟三十韵,低唱两三杯”形成对照,增强诗的节奏感。
- 隐喻:如“衰鬓”与“纤腰”,对比衰老与青春,表达情感的复杂。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追求自由洒脱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和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生活的感叹,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美和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帘:象征华美与优雅。
- 梅花:象征坚贞与高洁。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纤腰:象征美好与青春。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户”指的是什么颜色的门?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
“低唱两三杯”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郁闷
- B. 洒脱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文君”是谁的代称?
- A. 李白
- B. 屈原之妻
- C. 陶渊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苏轼与白居易的作品都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轼的诗风更为豪放与洒脱,而白居易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性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歌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