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氏女》
时间: 2025-01-10 22:49:3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杨氏女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日子让我心中感到忧虑,出行时又感到无尽的悠长。
女子如今要出门,轻舟顺着大江而行。
你们这些人苦于没有依靠,思念之情愈发温柔。
从小受到长辈的抚育,分别时泪水止不住流淌。
面对这样的情感,心中的愁苦难以再留住。
从小缺乏教诲,侍奉婆婆让我担忧重重。
幸好托身于你的门第,任凭照顾也无怨尤。
贫穷和节俭的确是所追求,物质的资助何必依赖周全。
孝顺恭敬遵循妇道,容貌行为顺应她的教导。
今晨的别离,待到何时再见你?
闲暇之时开始自我安慰,临近分别的感慨忽然难以收回。
归来时看到小女儿,泪水顺着缨带流下。
注释:
- 戚戚: 形容忧虑、烦恼的样子。
- 悠悠: 形容时间漫长,心情舒缓。
- 行: 这里指出行、离别。
- 溯: 顺流而上。
- 尔辈: 你们这一辈人。
- 抚念: 关心和思念。
- 长所育: 长辈所抚育。
- 泣不休: 哭泣不止。
- 结中肠: 心中结下的愁苦。
- 阙内训: 指成长过程中缺乏教导。
- 任恤: 任凭照顾、关心。
- 容止: 形态和举止。
- 猷: 规范、法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闻名。他生于诗词兴盛的唐代,曾任职于地方官吏,生活中饱受离别之苦,对亲情的感悟深刻。
创作背景:
《送杨氏女》是韦应物为送别一位名叫杨氏的女子而作,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女子未来生活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对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杨氏女》展现了韦应物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开篇的“永日方戚戚”便直入主题,传达了一种漫长日子带来的忧伤。诗中通过女子出行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对她未来的关怀,也隐含了对她命运的不安。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有细腻的思考,又有深沉的情感流露,尤其是提到对幼女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母性关怀和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永日方戚戚 - 漫长的日子让我感到忧虑,心情沉重。
- 出行复悠悠 - 出行的路途又是如此漫长。
- 女子今有行 - 现在女子要出门了。
- 大江溯轻舟 - 她乘坐轻舟顺流而上。
- 尔辈苦无恃 - 你们这一辈人苦于没有依靠。
- 抚念益慈柔 - 对她的思念愈加温柔。
- 幼为长所育 - 从小受到长辈的抚育。
- 两别泣不休 - 分别时泪水止不住流淌。
- 对此结中肠 - 面对这样的情感,心中愁苦难以再留住。
- 自小阙内训 - 从小缺乏教诲。
- 事姑贻我忧 - 侍奉婆婆让我忧心重重。
- 赖兹托令门 - 幸好托身于你的门第。
- 任恤庶无尤 - 任凭照顾也无怨尤。
- 贫俭诚所尚 - 贫穷和节俭的确是追求。
- 资从岂待周 - 物质的资助何必依赖周全。
- 孝恭遵妇道 - 孝顺恭敬遵循妇道。
- 容止顺其猷 - 容貌行为顺应她的教导。
- 别离在今晨 - 今晨的别离。
- 见尔当何秋 - 未来再见你时又是何年何月?
- 居闲始自遣 - 闲暇之时开始自我安慰。
- 临感忽难收 - 临近分别的感慨瞬间难以收回。
- 归来视幼女 - 归来时看到小女儿。
- 零泪缘缨流 - 泪水顺着缨带流下。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的句子常常进行对称的排列,增添了韵律美。
- 比喻: 通过“轻舟”、“大江”等意象,表达了女子出行的情景。
- 拟人: 将情感具体化,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亲情的珍视,反映了传统家庭伦理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和无尽的思念。
- 轻舟: 代表着女子的出行,以及人生的选择与方向。
- 泪水: 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对亲情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永日方戚戚”的意思是:
A. 感到快乐
B. 感到忧虑
C. 感到兴奋 -
“幼为长所育”指的是:
A. 从小受到长辈的抚育
B. 从小就能自立
C. 从小就要工作 -
诗中提到的“贫俭诚所尚”反映了什么价值观?
A. 追求奢华
B. 崇尚节俭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韦应物的《送杨氏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韦应物研究》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韦应物的诗歌风格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