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家》
时间: 2025-01-10 22:4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白话文翻译:
细雨滋润了万物,一声雷响唤醒了春天。
田家几日无所事事,耕种从现在开始。
壮年劳力都在田野,田地也开始整理。
归来时光景宁静,饮水来自西边的小涧。
虽然饥饿和劳累不算苦,享受着丰沛的水泽也是喜悦。
仓库里没有存粮,徭役还未结束。
我感到羞愧那些不耕种的人,靠着邻里提供的食物过活。
注释:
- 微雨:细小的雨,象征春天的来临。
- 众卉新:万物复苏,草木新生。
- 惊蛰:指春季的节气。
- 丁壮:指年轻壮劳力。
- 场圃:指田地和菜园。
- 犊:小牛,指代饮水的动物。
- 膏泽:肥沃的水土。
- 仓禀:仓库,储存粮食的地方。
- 徭役:指劳役,农忙时的工作。
- 方惭:感到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谦斋,长安人。他以清新自然的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农田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同情。
创作背景:
《观田家》写于春季,正是农忙开始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雨、雷声等自然现象以及农家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观田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田园生活的景象。诗的开篇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引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瞬间唤醒了沉睡的田野。接着,诗人转向田家,描述农民开始耕种的情形。通过“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一句,表现出田家人们的忙碌与勤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田园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尽管面临饥饿与劳累,但“膏泽且为喜”则表达了对丰饶自然的感激之情。最后以“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收尾,流露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辛苦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雨众卉新:春雨如丝,滋润了百花草木,使它们焕发生机。
- 一雷惊蛰始:一声雷响,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
- 田家几日闲:田间的农民这几天没有忙碌,正是春耕的前奏。
- 耕种从此起:从现在开始,农民们将投入到忙碌的耕作中去。
- 丁壮俱在野:壮年劳动力都在田野上辛勤耕作。
- 场圃亦就理:田地和菜园也开始整理,准备迎接播种的时节。
- 归来景常晏:傍晚归来时,田园的景色宁静而美好。
- 饮犊西涧水:小牛在西边的小涧里饮水,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饥劬不自苦:虽说饥饿和劳累,但农民们并不觉得苦。
- 膏泽且为喜:自然的丰沛使人感到喜悦。
- 仓禀无宿储:仓库里没有存粮,暗示生活的艰辛。
- 徭役犹未已:农忙的劳役尚未结束,生活依旧艰难。
- 方惭不耕者:对那些不耕种的人感到羞愧,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
- 禄食出闾里:生活依赖邻里施舍,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滋润万物的细雨,生动形象。
- 对仗:如“丁壮”和“场圃”,字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雨如同一个温柔的母亲,滋润着万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勤劳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强调了劳动的尊严与成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雷声: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田野:代表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 小涧:象征生活的清新与宁静,体现自然的恩赐。
- 仓库: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季节气是哪个? A. 春分
B. 惊蛰
C. 立春
D. 清明 -
诗中“丁壮”指的是哪类人? A. 老人
B. 孩子
C. 壮年劳力
D. 妇女 -
诗中表达了对不耕作人的什么感情? A. 羡慕
B. 愤怒
C. 羞愧
D. 不屑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田园乐》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韦应物《观田家》:关注农民的生活,强调自然与劳动的结合。
- 王维《田园乐》:同样描绘田园风光,但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唐代诗人韦应物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