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九日驰驱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白话文翻译:
在九天的奔波中,这一天终于得以闲暇,
我寻访你却未能相遇,只好空手而归。
怪不得我的诗思清晰透彻,仿佛雪冷入骨,
门前正对着寒流,山上积雪满满。
注释:
- 九日: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常为人们登高赏菊的日子。
- 驰驱: 形容忙碌奔走。
- 侍御: 指王侍御,王是人名,这里指代王侍御的身份,通常是指官职。
- 空还: 空手而归,形容未能实现目的。
- 怪来: 由此可见,表示因果关系。
- 清人骨: 形容诗思清新,出自内心。
- 寒流: 指寒冷的空气或气候。
- 雪满山: 描述山上积雪的情景,象征寒冷和孤寂。
典故解析:
- 九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寓意长寿,常与登高、赏菊相联系。
- 诗思清人骨: 诗人在此表达了因环境的清冷而感受到的思想深邃与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因假期到访友人王侍御,却未能相遇,表达了因无法相见而生的失落与孤寂,同时借助寒流和雪景,映射出他内心的清冷和诗思的深远。
诗歌鉴赏: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是一首体现孤独与失落的诗。全诗以“九日”的重阳节为背景,诗人本希望在假期中与友人相聚,然而却因缘故未能如愿,返回时心中充满感慨。诗人在描写内心感受的同时,也用自然景象反映情感的深度。
开篇的“九日驰驱一日闲”点出诗人繁忙的生活与难得的闲暇,承接而来的“寻君不遇又空还”则直接表露出他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末尾的“门对寒流雪满山”不仅描绘了寒冷的冬景,更是将诗人的孤寂心情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一种深远的意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出韦应物典型的诗风: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融入自然意象,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这首诗不仅是对友谊的失落感慨,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驰驱一日闲: 表达经历了长时间的忙碌,终于迎来了短暂的闲暇。
- 寻君不遇又空还: 寻找友人却未能相见,心中感到失落。
- 怪来诗思清人骨: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思绪因环境的清冷而变得明晰。
- 门对寒流雪满山: 描述门外的寒冷景象,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思清人骨”将诗人的思维比作清凉的骨骼,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受。
- 对仗: 诗中“寻君不遇”与“空还”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和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人相聚为主题,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以及生活的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出了深刻的人生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流: 代表寒冷的气候,象征孤独、失落。
- 雪: 代表纯洁与冷漠,映射诗人的内心情感。
- 山: 作为自然的象征,展现出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寻访的朋友是谁?
- A) 李白
- B) 王侍御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门对寒流雪满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与《登高》对比: 都表现了身处自然中的孤独情感,但《登高》更强调时空的无常,而《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则更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年谱》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