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八小池》

时间: 2025-01-26 01:49:23

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

无容群蛙鸣,间有孤鹤立。

曾不起波澜,石邮风自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
无容群蛙鸣,间有孤鹤立。
曾不起波澜,石邮风自急。

白话文翻译

小池塘依偎在小山旁边,阳光明媚,青翠的光辉照射进来。
这里没有成群的蛙声,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静静伫立。
水面上没有波澜,只有石头旁的风在急促地吹动。

注释

  • 小池:指小型的水池,象征宁静与清幽。
  • :靠近、依偎。
  • 小山:小的山体,描绘自然环境。
  • 翠光:绿色的光辉,形容水面上阳光照射的景象。
  • 无容:没有容纳的空间,指没有声音或事物的干扰。
  • 群蛙鸣:指很多青蛙叫声,常常代表嘈杂。
  • 孤鹤:孤单的鹤,象征清静与高雅。
  • 曾不起波澜:水面平静,没有波动。
  • 石邮:石头堆积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石头旁的景象。
  • 风自急:风迅速吹过,展现出一种动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孤鹤”作为一种象征,常常与孤独、高洁的志向相联系。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和高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梅尧臣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上有一定的腐败现象,这促使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寄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八小池》是一首典雅清新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写小池塘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描绘了小池与小山的静谧关系,山的晴朗与池的光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美。接着诗人提到这里没有嘈杂的蛙鸣,代之以孤鹤的伫立,强调了宁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喧嚣生活的厌倦与对清幽环境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水面平静、风急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中宁静与动感的交织,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池依小山:描绘了小池塘的地理位置,暗示了自然的和谐。
    • 山晴翠光入:表现了阳光明媚,青翠的景象,充满生命力。
    • 无容群蛙鸣:表达了环境的宁静,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间有孤鹤立:孤鹤的形象增强了清幽的意境,象征高洁。
    • 曾不起波澜:水面没有波动,传达出静谧的气氛。
    • 石邮风自急:风的急促与水面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宁静的池水与急促的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象征:孤鹤象征高洁与孤独,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喧嚣世界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小池:象征宁静与清幽的生活。
  • 小山:代表自然的依靠与和谐。
  • 孤鹤:象征高洁、孤独,表达诗人的自我内省。
  • 水面:象征稳定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小池塘依偎在哪里?

    • A. 大山旁
    • B. 小山旁
    • C. 河边
  2. 诗中提到的孤鹤代表什么?

    • A. 喧嚣
    • B. 高洁与孤独
    • C. 快乐
  3. 诗中水面有什么特点?

    • A. 汹涌波澜
    • B. 曾不起波澜
    • C. 浪涛汹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梅尧臣的诗歌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中有更强的哲理性,而梅尧臣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