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篇》
时间: 2025-01-11 05:42: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白虎嗥,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啮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
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
熟坠存虚房,瘦歛由失薅。
西吹几万里,乃起东海涛。
衡舂困龟鱼,白沫丘岳高。
原扬烂屋茅,岸裂枞船篙。
贫门易狼藉,远游难撑操。
驱云失巫宫,迸雨入楚壕。
搅空神兵发,穿窟乖龙逃。
唯恐五色石,女娲补不牢。
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常娥近天箕,学簸不学溞。
欲使糠粃尽,撼死千岁桃。
王母不敢诉,倚日黄人豪。
自与穆天子,终朝醉酕醄。
後得汉武帝,述以再种劳。
因之来横汾,作辞心切忉。
白话文翻译
秋风呼啸如白虎的鸣叫,星星的光芒犹如锋利的刀刃。
水源变得狭窄,树根潜藏着油脂。
啄食的鸟儿已经长出细毛,啮咬枯木的虫子竖起了毛。
鬼魂在竹篱的顶端哭啼,月亮在黑暗中作伙伴。
小孩们不必害怕这种声音,破管道偶尔会碰到。
挂上采摘的青红果,剖开皱巴巴的刺韧。
熟果掉落在空房里,瘦弱的身影因失去而收敛。
西风吹来几万里,唤起东海的波涛。
舂米的磨坊困住了龟和鱼,白沫在山丘与岳峦间高高荡漾。
原野扬起破烂的屋茅,岸边裂开了桐木船的桨。
贫困的门前容易狼藉,远行难以坚持操持。
驱云失去了巫师的宫殿,雨水冲入了楚国的壕沟。
搅动空中的神兵出发,穿洞的龙逃之夭夭。
唯恐那五色石,女娲补天无法牢靠。
摆落在西北的缺口,赤子们何必熬煎。
常娥靠近天的箕,学习轻轻摇晃不学沉重。
想要让糠粃全无,摇动可使千年桃树枯死。
王母不敢诉说,倚靠着太阳的豪杰。
自与穆天子,终日醉于美酒之中。
后来得知汉武帝,才说出再种的辛劳。
因此来到了横汾,作辞时心情切切。
注释
-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猛兽,象征着凶猛的力量。
- 长庚:指的是金星,古人称其为“长庚”,象征着光明与方向。
- 水源缩窍穴:水源变得狭窄,意味着秋季干燥,水分减少。
- 青红蕡:指的是青红的果实,秋天时丰收季节。
- 常娥:月亮女神,传说中常娥奔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雨石,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梅尧臣的诗风清新简练,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秋风篇》创作于秋季,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秋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秋风篇》是一首具有强烈季节感和社会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风的凶猛与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以“秋风白虎嗥”引出,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伴随着狂风的咆哮,给人以震撼的感觉。接着,诗人在细节上深入描绘了秋风对自然的影响,如“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诗中提到的小儿和“鬼啼竹篱梢”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恐怖的氛围,暗示着秋季的萧瑟与不安。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视角扩展到社会生活中,描绘了贫困和困境,“贫门易狼藉,远游难撑操”,表现了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以及对比与对仗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秋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呼应了自然与人的命运相互影响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白虎嗥:秋风如同白虎的吼叫,展现出秋风的凶猛。
- 长庚光如刀:金星的光辉如刀一般锐利,暗示着秋天的寒冷。
- 水源缩窍穴:水源逐渐干涸,象征着干旱与困境。
- 木根潜脂膏:树木的根部藏匿着树脂,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现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庚光如刀”,将星光比作刀锋,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如“鬼啼竹篱梢”,赋予鬼魂以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啄实已细毳,啮枯皆竖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思人们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活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自然的凶猛,也有人的无奈,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
- 白虎:代表了力量与凶猛,暗示着自然的威力。
- 水源: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流逝。
- 小儿:象征着纯真与无畏,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风白虎嗥的意象代表什么?
- A. 温暖
- B. 凶猛
- C. 平静
- D. 悲伤
-
“水源缩窍穴”中的“水源”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生命
- C. 时间
- D. 爱情
-
诗中提到的小儿的态度是?
- A. 害怕
- B. 无畏
- C. 忧虑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秋风篇》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前者侧重展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后者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怀,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