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景彝学士使虏》
时间: 2025-01-26 00:3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景彝学士使虏
梅尧臣 〔宋代〕
持节共知过碣石,
衔芦相背有飞鸿。
地寒狐腋著不暖,
沙阔马蹄行未穷。
陇上牛羊冲密霰,
帐前徒御立酸风。
归时莫问程多少,
却到河湟杏萼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知道你将要持节经过碣石,飞鸿在芦苇丛中飞翔,似乎在相互呼应。这里的土地寒冷,狐狸的腋下却无法温暖,沙地宽阔,马蹄的行踪似乎还没有尽头。陇山上的牛羊在密集的霜雪中冲撞,帐篷前的骑士在强烈的寒风中伫立。归来的时候无须询问路程有多远,最终还是能到达河湟,看到杏花的红色盛开。
注释:
- 持节:指持有节令,古代官员出征时携带的文书。
- 碣石:古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象征着行程中的重要地标。
- 衔芦:指飞鸿(大雁)嘴里衔着芦苇,象征着相伴而行。
- 地寒狐腋著不暖:形容寒冷的环境。
- 沙阔马蹄行未穷:沙地宽阔,马蹄的行踪似乎没有尽头,表现出行程的艰辛。
- 密霰:指密集的霜雪。
- 酸风:形容寒风刺骨。
- 河湟:指黄河与湟水交汇的地方,象征归乡的地方。
- 杏萼红:杏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诗中的意象和环境描写展示了古代士人出征的艰辛与归乡的期盼,反映出一种士人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景彝出使契丹(今东北地区)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蕴含着对归乡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送王景彝学士使虏》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梅尧臣在诗中通过“持节共知过碣石”开篇,直接点出友人的使命,随后便用“衔芦相背有飞鸿”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旅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寒冷的环境、辽阔的沙地等意象,渲染出出征途中的艰辛与不易。
尤其是在“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一句中,诗人用“狐腋”与“马蹄”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环境的恶劣与士人出征的艰难,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外出征途的无奈与悲壮。最后两句“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归来时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既描绘了出征的艰辛,又寄托了对归乡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感和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持节共知过碣石:开篇提到王景彝出征,要经过碣石,说明任务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 衔芦相背有飞鸿:飞鸿衔芦,象征着孤独与相伴,暗喻友人在路途上的孤独感。
- 地寒狐腋著不暖:描写寒冷的环境,表现出出征者的艰辛与不适。
- 沙阔马蹄行未穷:延续出征的艰苦,强调旅途的漫长与艰难。
- 陇上牛羊冲密霰: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帐前徒御立酸风:描绘士兵在寒风中伫立,表现出出征的孤独与无奈。
- 归时莫问程多少:表达对归来的期待,不在意路途的远近。
- 却到河湟杏萼红:最终回归故乡,迎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衔芦相背有飞鸿”,将飞鸿比作友人,表现相伴的情感。
- 对仗:如“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环境描绘得生动形象,赋予环境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归乡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关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古代士人重情重义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碣石:象征旅途的起点。
- 飞鸿:象征孤独与相伴。
- 狐腋:体现寒冷的环境。
- 马蹄:象征出征的艰辛。
- 牛羊:自然的生机与冷清的对比。
- 杏萼红:象征归乡的希望与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碣石”指的是哪个地名?
A. 广东
B. 山西
C. 四川
D. 辽宁 -
“衔芦相背有飞鸿”中,飞鸿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冷漠
D. 归乡 -
诗中提到的“河湟”象征着什么?
A. 军事
B. 归乡的地方
C. 远方的异乡
D. 战争的开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白
- 《送李郎中之江东》——王安石
诗词对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感伤,风格则更为豪放。而梅尧臣的这首诗则更加细腻,注重环境描写,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