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送杨无恙归虞山,即用其别墨巢翁韵》

时间: 2024-11-10 01:30:10

年年重九。

镇是销凝久。

青玉案,黄滕酒。

风催霜讯紧,雁笑人归后。

沧海夜,一身犹寄蛟龙薮。

离别干戈候。

涕泪同禁受。

吟未了,心先剖。

忍持飘泊梦,轻付模棱手。

珍重也,天涯相念忘机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送杨无恙归虞山,即用其别墨巢翁韵
袁荣法

年年重九。镇是销凝久。青玉案,黄滕酒。风催霜讯紧,雁笑人归后。沧海夜,一身犹寄蛟龙薮。离别干戈候。涕泪同禁受。吟未了,心先剖。忍持飘泊梦,轻付模棱手。珍重也,天涯相念忘机友。

白话文翻译

每年重阳节来临,似乎总是令人感到忧伤。青玉的案几上摆着黄滕的美酒,秋风催促着霜降的消息,候鸟在归途中欢笑。大海深夜,我的身心仍然寄托在那蛟龙的栖息之地。离别的时刻,我的心情如同干戈一般焦虑,泪水和思念一起禁锢。吟唱未尽,心已千千百结,难以割舍。忍受着飘泊的梦境,轻易交付给模糊的双手。珍重吧,天涯海角的朋友,愿你我永不忘记彼此的情谊。

注释

  • 镇是销凝久:镇指的是安静的状态,销凝意味着心情的压抑。
  • 青玉案:青玉制成的案几,象征高贵与优雅。
  • 黄滕酒:指用黄滕酿造的酒,寓意着美好的饮品。
  • 沧海夜:指深邃的海洋夜晚,暗示孤独与思念。
  • 蛟龙薮:蛟龙的栖息之地,象征着理想或归宿。
  • 涕泪同禁受:泪水与思念交织在一起,难以承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与情感纠葛。他的诗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送别友人杨无恙归虞山之际,借重阳节的时令之感,表达对友人的深切依恋与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千秋岁·送杨无恙归虞山》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的开头以“年年重九”引入,重阳节不仅是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思念的时刻。接着,作者用“青玉案,黄滕酒”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氛围,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离别的背景下却显得格外凄凉。

“风催霜讯紧,雁笑人归后”一句,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伴随着候鸟的归飞,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即将到来的离别。接下来的“沧海夜,一身犹寄蛟龙薮”则将离别的孤独感进一步放大,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动荡与不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波动,将离别之苦与友谊之美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重九:每年到重阳节,暗示时光流逝,节日的轮回。
  • 镇是销凝久:表现出一种压抑的情感,似乎每年重九都带来同样的忧伤。
  • 青玉案,黄滕酒:美酒佳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 风催霜讯紧:自然现象的描写,暗示时间的紧迫与季节的变迁。
  • 雁笑人归后:候鸟归去,人与鸟的对比,突显孤独感。
  • 沧海夜,一身犹寄蛟龙薮:表达对理想与归宿的寄托,蕴含着对未来的迷茫。
  • 离别干戈候:离别的苦楚如同战争,令人心痛。
  • 涕泪同禁受:泪水与思念交织,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 吟未了,心先剖:心中的情感难以言表,甚至在吟唱之时就已伤感。
  • 忍持飘泊梦,轻付模棱手:对未来的无奈与无助,象征着漂泊的生活。
  • 珍重也,天涯相念忘机友: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表达出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干戈,突显情感的强烈。
  • 拟人:雁笑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命与情感。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祝福。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人生无常与情感的脆弱,体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九: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青玉案:象征高雅与文化品位。
  • 黄滕酒:象征友情与美好时光。
  • 蛟龙薮:象征理想与归宿。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添了美感,也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2. “青玉案,黄滕酒”中的“青玉”象征着什么?

    • A. 哀伤
    • B. 高雅
    • C. 贫穷
  3. 诗中“沧海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友情与人生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离愁别绪的深切情感。

诗词对比

  • 袁荣法 vs 李白:袁荣法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注情感的细腻流露,后者则强调豪情与壮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诗风各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