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时间: 2025-01-11 17:47:27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

天幕回,云容碎。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

犹记逢倾盖。

情暂遣,心常地。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
天幕回,云容碎。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
犹记逢倾盖。
情暂遣,心常地。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庭院中,残留的暑气已经完全消散。天空渐渐变蓝,云朵也显得破碎。地面偏僻,人迹罕至,寒风带着微微的凄凉。刚刚起床,看到翩翩起舞的蝴蝶成双成对,感慨谁能理解我的心情。仍旧记得与倾盖相逢的那一刻。情感暂时放下,心情却常常沉重。音信全无,时间悄然流逝。夕阳西下,远处的仙山与我隔着空中的云海。

注释

  • 倾盖:指相遇时的情景,常用来形容男女初识时的美好瞬间。
  • 冉冉:形容缓慢、渐渐地,常用来描写时间的流逝。
  • 仙山:传说中的山,常用作隐喻,象征理想或不可及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千里,号紫阳,宋代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同为宋朝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常抒发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千秋岁》创作于深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正值人生的某个阶段,诗人感受到光阴的流逝与情感的断裂,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千秋岁》以深秋的庭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尤其是“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的开头,直接引入了季节的变迁,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叹息谁能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解自己情感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愁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冉冉光阴改”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岁月的感慨。结尾的“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则将思绪引向远方,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隔绝,形成了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描绘了深秋的庭院,残存的夏日气息已经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天幕回,云容碎:天空逐渐清澈,云朵变得稀疏,反映出秋天的晴朗和清新。
  3.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偏僻的地方人迹罕至,寒风送来一丝凄凉,渲染出孤独的感觉。
  4.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刚醒来时,看到成双的蝴蝶在嬉戏,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5. 叹息谁能会:感叹能理解自己心情的人少之又少,流露出孤独感。
  6. 犹记逢倾盖:仍然记得与他人相遇的美好瞬间。
  7. 情暂遣,心常地:虽然暂时放下情感,但内心依然沉重。
  8.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音信全无,时间缓缓流逝,表现了对往日的追忆。
  9.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夕阳西下,远处的仙山被云海隔开,象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山”比作理想的境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蝴蝶的飞舞被赋予生命,展现美好情感的向往。
  • 对仗:如“深秋庭院”与“红日晚”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和对爱情的追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凋零与孤独。
  • 蝴蝶:象征着爱情与美好。
  • 仙山:理想与梦想的象征,代表着遥不可及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叹息谁能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开心
  3. 诗中提到的“仙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家乡
    • D. 朋友

答案

  1. C. 秋天
  2. B. 孤独
  3. B. 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如梦令》 - 李清照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爱情怀念的感受。其词风更为柔婉,情感更加细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感性思维。

粗略解读

虽然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时间和爱情的感慨,但李之仪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而李清照则渗透出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细腻的情感波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与欣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