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舟》

时间: 2025-01-11 01:44:27

芳林花未落,古岸雨初消。

云性宜深壑,风痕媚晚潮。

篙轻屡点石,帆小乍疑蕉。

春意真骀荡,客情入岛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林花未落,古岸雨初消。
云性宜深壑,风痕媚晚潮。
篙轻屡点石,帆小乍疑蕉。
春意真骀荡,客情入岛谣。

白话文翻译:

芳草鲜美的树林里,花儿尚未凋落,古老的岸边,雨水刚刚消散。
云彩的性情适合深邃的山谷,风的痕迹在傍晚的潮水中显得格外迷人。
轻轻的桨点在石头上,帆小得让人一时怀疑是蕉叶。
春天的气息真是荡漾,旅人的情感融入了岛上的歌谣。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林:芳香的树林。
  • 古岸:古老的河岸。
  • 云性:云的特性,这里指云彩的形态。
  • 深壑:深邃的山谷。
  • 风痕:风留下的痕迹。
  • :推动船只的长杆。
  • 乍疑:突然怀疑,产生错觉。
  • 骀荡:形容心情愉悦、舒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反映了春季的生机与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辅畿,字子英,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文赋,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春舟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季,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气氛和旅人内心的愉悦情绪。开篇两句“芳林花未落,古岸雨初消”,描绘出春季的清新与生机,芳林的花朵尚未凋零,古老的岸边雨水刚刚退去,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云性宜深壑,风痕媚晚潮”,通过对云和风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变化与柔美。这里的“云性”让人感受到云彩的轻柔,而“风痕”则让人联想到春风拂过,带来的轻松与惬意。接着“篙轻屡点石,帆小乍疑蕉”,诗人用轻松的划船动作与小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旅行氛围,仿佛置身于轻舟之上,随波逐流,享受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春意真骀荡,客情入岛谣”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天的气息荡漾在心头,旅人的情感与当地的民谣交融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林花未落:描绘春天花木繁盛的景象,传达春的生机。
  • 古岸雨初消:古老的岸边,雨水刚刚消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云性宜深壑:云彩的特性适合深邃的山谷,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
  • 风痕媚晚潮:晚潮中风的痕迹,营造出一种轻柔的美感。
  • 篙轻屡点石:轻轻划动的桨点在石头上,展示了悠然自得的旅行情景。
  • 帆小乍疑蕉:小帆让人怀疑是蕉叶,形象生动。
  • 春意真骀荡:春天的气息荡漾在心中,表现出一种愉悦的心情。
  • 客情入岛谣:旅人的情感融入当地的歌谣,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帆小乍疑蕉”,通过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如“风痕媚晚潮”,赋予风和潮水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中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林: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机。
  • 古岸:代表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静谧。
  • 云性:象征着变化与柔和。
  • 篙、帆:代表着旅途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林花未落”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篙轻屡点石”中的“篙”指的是什么?

    • A. 船
    • B. 划船的桨
    • C. 石头
    • D. 风
  3. 诗中“春意真骀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悲伤
    • B. 愉悦
    • C. 恐惧
    • D. 焦虑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春舟》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舟》更侧重于个人旅行的愉悦与自然的和谐,而《春望》则融入了更多的历史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