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时间: 2025-02-04 18:3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行船
作者: 倪君奭 〔宋代〕
年少疏狂今已老。
筵度散杂剧打了。
生向空来,死从空去,
有何喜有何烦恼。
说与无常二鬼道。
福亦不作,祸亦不造。
地狱阎王,天堂玉帝,
看你去那里押到。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的放荡不羁,如今已然衰老。
宴席上的喧闹已经结束。
人生是从空而来,死后又归于虚无,
又何必在意喜悦与烦恼呢?
告诉你,无常的两个鬼怪。
幸福并不主动来,祸患也不自招。
阎王在地狱,玉帝在天堂,
只看你最后将被押到何处。
注释:
- 疏狂:指年轻时的放荡不羁,不受约束。
- 筵度:宴席,指筵席上的聚会。
- 无常:佛教中常提到的概念,指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 阎王:地狱的掌管者,负责审判亡灵。
- 玉帝:道教中的最高神明,掌管天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君奭,字子宁,号香山,宋代诗人,精通诗文,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理解。
诗歌鉴赏:
《夜行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以“年少疏狂今已老”开篇,直面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随后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生向空来,死从空去”来阐释生死的循环,强调了人生的虚无和无意义。在这种思考下,喜怒哀乐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诗中提到的“无常二鬼”,是对人生哲理的进一步探讨,暗示着无常是生命的主旋律,无论是福还是祸,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因此,诗人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入观察与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冷静与释然。与此同时,诗中“地狱阎王,天堂玉帝”的对比,既是对佛教与道教思想的结合,也是对生死归宿的深思,最终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未知的未来。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年少疏狂今已老”:诗人自述年轻时的放纵与放荡,现已年老,感到时光飞逝。
- “筵度散杂剧打了”:宴席上的喧闹结束,暗示人生的热闹过后归于平静。
- “生向空来,死从空去”:生死都是空无的过程,人生的意义何在?
- “有何喜有何烦恼”:质疑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是否真的重要。
- “说与无常二鬼道”:引入佛教的无常概念,强调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福亦不作,祸亦不造”:幸福和灾祸都是偶然的,不必过于执着。
- “地狱阎王,天堂玉帝”:分别代表生死的两个极端,最终归宿未知。
- “看你去那里押到”:表达对生死归宿的无奈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向空来,死从空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无常二鬼”比喻生命的无常,生动形象。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虚无,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面对生命的起伏保持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 “年少疏狂”:象征青春的放荡与无畏。
- “空”:象征虚无,强调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无常二鬼”:代表生命的不可预测与无法掌控的命运。
- “阎王”和“玉帝”:象征生死的两极,启示人们对未来终极归宿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执着于物质
- B. 超然于生死
- C. 追求名利
-
“年少疏狂今已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老年的接受
- C. 对时间的恐惧
-
诗中提到的“无常”与“福”、“祸”有什么关系?
- A. 无常是福的来源
- B. 福与祸都不由自己决定
- C. 无常是祸的根源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倪君奭的《夜行船》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反映了人生的思考,但《夜行船》更侧重于生死的哲理,而《静夜思》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