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渔人网集澄潭下》
时间: 2025-01-11 06:13:17意思解释
赋得渔人网集澄潭下
作者: 徐渭 〔明代〕
原文展示:
红椒碧鲊数夔州,
百网家家白鹭洲。
柳外鸣榔喧隔浦,
夜来燃竹满中流。
长鲸未必愁连弩,
公子仍烦饵一牛。
提向酒家都藿叶,
可怜无计避铛油。
白话文翻译:
红椒和碧鲊在夔州的水域中数不胜数,
每家每户的渔网下都是白鹭在飞舞。
柳树外传来喧闹的鸣榔声,
昨夜燃竹的火光映照着水流。
长鲸未必会因连弩而感到忧愁,
公子们仍然苦恼于饵料的选择。
提着藿叶去酒家,
可怜无计可施,只能躲避油腻的食物。
注释:
- 红椒: 一种辣椒,象征丰收与美味。
- 碧鲊: 鱼的一种,色彩鲜艳。
- 夔州: 古地名,在今四川省。
- 白鹭洲: 形容水边有许多白鹭栖息的地方。
- 鸣榔: 一种乐器,发出响亮的声响。
- 燃竹: 燃烧的竹子,发出的火光。
- 长鲸: 指大鱼,喻为海中的生物。
- 公子: 指年轻贵族,常与享乐和烦恼相关。
- 藿叶: 一种植物,常用于调味。
- 铛油: 指油炸的食物,通常油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徐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豪放的个性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变,兼具细腻与狂放。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渔人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渔民生活,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以“红椒碧鲊”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渔村场景,色彩鲜明,活泼而生动。接着,诗人通过“百网家家白鹭洲”的描写,展示了渔民的辛勤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柳外鸣榔喧隔浦”则用声音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让人听到渔民的欢声笑语,诗人在此处巧妙运用了环境音效,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夜晚的景象通过“夜来燃竹满中流”表现,火光映照着水面,增添了夜晚的温暖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对渔人艰辛的反思,“长鲸未必愁连弩”提醒人们即便是大鱼也不必忧愁,而“公子仍烦饵一牛”则反映出即便是身处繁华的公子,也有自己的烦恼,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最终,诗人以“提向酒家都藿叶”作结,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奈与选择,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椒碧鲊数夔州:描绘了夔州地区繁盛的渔业,鲜艳的红椒和碧鲊相映成趣。
- 百网家家白鹭洲:每家都有渔网,白鹭在水边飞舞,生机盎然。
- 柳外鸣榔喧隔浦:柳树外传来的鸣榔声,喧闹而富有生活气息。
- 夜来燃竹满中流:夜晚燃竹的火光,映照着水流,形成动人的景象。
- 长鲸未必愁连弩:即便是大鱼,也未必因捕猎而忧虑,反映出自然的规律。
- 公子仍烦饵一牛:年轻的贵族们也有烦恼,显示出生活的复杂性。
- 提向酒家都藿叶:提着藿叶去酒家,表现出对生活的简单追求。
- 可怜无计避铛油:无奈之下,只能躲避油腻的食物,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对比渔民的生活与公子的烦恼,表现出生活的不同层面。
- 拟人: “长鲸未必愁”让鱼类具有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红椒碧鲊”、“百网家家”,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间烦恼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复杂人情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椒: 象征热情与丰收。
- 白鹭: 代表纯洁与自然的和谐。
- 柳树: 象征柔情与生命的延续。
- 燃竹: 代表温暖与夜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夔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湖南
- B. 四川
- C. 广东
-
“鸣榔”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植物
-
诗人提到的“公子”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富有
- B. 烦恼
- C. 游玩
答案:
- B. 四川
- A. 一种乐器
- B. 烦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 by 张志和:同样描写渔民生活和自然景象。
- 《题临安邸》 by 林升: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徐渭《赋得渔人网集澄潭下》与张志和《渔歌子》,前者更注重渔民生活的细腻描写,后者则侧重于渔民的欢乐与自由。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徐渭与他的诗歌艺术》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