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美人图》

时间: 2025-02-04 16:21:56

欲呼回首不知名,背立东风几许情。

莫道画师元不见,倾城虽见画难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呼回首不知名,背立东风几许情。莫道画师元不见,倾城虽见画难成。


白话文翻译:

我想呼唤她回头,却不知道她的名字;她背对着东风,心中有多少情感。不要说画师不能看见她,倾国倾城的美貌即使画出来也难以传神。


注释:

  • : 想要。
  • : 呼喊。
  • 回首: 回头看。
  • 不知名: 不知道她的名字。
  • 背立: 背对着站立。
  • 东风: 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 几许情: 多少情感。
  • 莫道: 不要说。
  • 画师: 画画的人。
  • : 原本。
  • 倾城: 形容女子的美貌,能使城市倾倒。
  • 虽见: 虽然能看到。
  • 画难成: 画出来也难以表现其真实的美。

典故解析:

“倾城”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形容女子美貌的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美丽得令人倾倒的女子。这个意象常见于唐诗宋词,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女性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出身于浙江,字季和,号容斋。高启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律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关心社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背面美人图》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背影,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以及艺术创作中面临的难题。


诗歌鉴赏:

《背面美人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全诗从“欲呼回首不知名”开篇,展现了诗人对一位美丽女子的向往和无法接近的无奈。她背对着东风,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情愫,这种情感既是对美的欣赏,同时也带有一丝遗憾。接下来的“莫道画师元不见”则转向对艺术创作的反思,诗人质疑即使是倾世的美人,画家能否完美地捕捉到她的美丽。整首诗通过“背立”与“回首”的对比,展现了女性美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的局限性。

诗中不仅有对女子美貌的描绘,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艺术创作的难点和美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尽管画师技艺高超,但在面对如此绝世佳人时,仍然感到无从下笔。这种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美的崇敬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呼回首不知名: 诗人想要叫那位女子回头,却不知道她的名字,表达了对她的陌生感和向往。
  2. 背立东风几许情: 站在东风中的女子,背影似乎蕴含了许多情感,暗示她的内心世界。
  3. 莫道画师元不见: 不要说画师无法看到她的全貌,意在强调美的难以捕捉。
  4. 倾城虽见画难成: 即使倾国倾城的美貌被看到,依然难以用画笔完美再现,反映了艺术的局限。

修辞手法:

  • 比喻: “倾城”隐喻女子的绝世美貌。
  • 对仗: “回首”与“立背”,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意。
  • 拟人: “东风”似乎带有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美与艺术的关系,探讨了美的不可捉摸和艺术表现的局限。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回首: 代表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美的渴望。
  • 东风: 象征着温暖、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背影: 暗示着女子的神秘、不可触及。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意境,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背立东风”意指什么?

    • A. 站在风中
    • B. 背对着风
    • C. 迎风而立
    • D. 风的方向
  2. “倾城”在诗中指的是:

    • A. 城市的美丽
    • B. 美得令人倾倒的女子
    • C. 倾斜的城市
    • D. 城市的倾覆
  3. 诗人对画师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同情
    • C. 质疑
    • D. 崇拜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高启的《背面美人图》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涉及对美的描绘和对爱情的思考。前者侧重于艺术表现的局限和对美的向往,后者则通过叙事表达爱情的无奈与悲伤。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深刻反映了美与情感的复杂关系。


参考资料:

  1. 高启诗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