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发山驿
风残杏花晓,
马上闻啼鸟。
茅店未开门,
山多住人少。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山驿,风中杏花已然凋零,
骑马行驶时,耳边传来鸟儿的啼鸣。
茅草小店尚未开门,
这山中人多而住处却少。
注释:
- 风残:风中的残留,指风中还留有杏花的残影或香气。
- 杏花:春季盛开的花,常作为春天的象征。
- 晓:清晨,代表新一天的开始。
- 马上:骑在马上的状态,显示行旅之意。
- 啼鸟:鸟儿叫声,代表生机与活力。
-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店,通常是供旅人歇息的地方。
- 未开门:表示店铺还没有开门营业。
- 山多住人少:山多而人少,反映出山中环境的寂静与冷清。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杏花"常常在古诗中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开始,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子明,号静庵,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旅途中,描绘了清晨的山驿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晓发山驿》是一首描写清晨山间旅途的诗作,诗中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篇“风残杏花晓”,即引入了春天的气息,杏花是春季的象征,然而“风残”二字却带有一丝凋零的感伤,仿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马上闻啼鸟”,骑马间的鸟鸣声唤起了生机,形成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孤独的画面。
“茅店未开门”,描绘出山间旅店尚未营业的寂静,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意境,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冷清的氛围。最后一句“山多住人少”,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整首诗以清晨为背景,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孤独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深切依恋,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残杏花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杏花虽美却已残败,寓意生命的无常。
- 马上闻啼鸟:行旅之中,鸟鸣声带来生机与活力,形成鲜明对比。
- 茅店未开门:描绘出清晨的寂静,店铺尚未营业,人迹罕至。
- 山多住人少:强调山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风中杏花的景象比喻生命的短暂。
- 拟人:鸟鸣声仿佛在呼唤,营造出自然的活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亦传递出时间流逝的感伤。
- 鸟鸣:象征生机与活力,代表自然的声音。
- 茅店:象征人类的栖息地,与自然环境形成对比,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山:代表广阔与孤独,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风残杏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感伤
- C. 期待
- D. 无所谓
-
诗中“马上闻啼鸟”中的“啼鸟”象征了什么?
- A. 孤独
- B. 生机
- C. 死亡
- D. 冷清
-
“茅店未开门”体现了诗中的哪种情感?
- A. 繁华
- B. 寂静
- C. 喧闹
- D. 热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晓发山驿》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象,前者强调孤独和流逝,后者则更多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在意境上互为补充,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高启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