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四》

时间: 2025-01-11 11:05:41

重五节,记得在吴门。

北寺墙头兰叶鬓,桐桥船里墨花裙。

那许不销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五节,记得在吴门。北寺墙头兰叶鬓,桐桥船里墨花裙。那许不销魂。


白话文翻译:

重五节的时候,我还记得是在吴门。北寺的墙头上,兰叶随风摇曳,像是那姑娘的鬓发;桐桥的船里,墨色花纹的裙子轻轻摇曳。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销魂?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五节:指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 吴门:指的是古代吴地,即今江苏一带,文化底蕴深厚。
  • 北寺:可能指吴地某个寺庙。
  • 兰叶:指兰花的叶子,象征美好。
  • :指头发的鬓角,形容女子的发型。
  • 桐桥:指的是一座桐木做的桥,可能是在吴地的某个著名景点。
  • 墨花裙:指黑色花纹的裙子,表现女子的优雅。

典故解析:

  • 销魂:古人常用此词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和痴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约1700),字梦得,号焕亭,江苏人,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常以婉约细腻见长,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望江南 其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四》是一首独具韵味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特定时光与空间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端午节氛围,借助吴门的美丽风景,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重五节”引入节日的主题,瞬间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诗人在细致的描写中,借助“北寺墙头兰叶鬓”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兰叶的轻柔和女子的鬓发相互映衬,寓意着清新自然的美感与女性的柔美,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接着“桐桥船里墨花裙”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美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船里的女子犹如一抹亮色,点缀在繁华的生活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青春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伤。诗人用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五节,记得在吴门。: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直接引入回忆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 北寺墙头兰叶鬓,:描绘出北寺的环境,兰叶的柔美与女子的鬓发相结合,寓意着自然与人相互交融。
  • 桐桥船里墨花裙。:描绘了少女在船上的景象,生动而优雅,表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 那许不销魂。: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深刻怀念和对美的无尽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叶比作女子的鬓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美的结合。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叶: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 墨花裙:代表着女性的优雅与神秘。
  • 桐桥: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江南 其四》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维崧
    • C. 苏轼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3. “北寺墙头兰叶鬓”中,兰叶比作什么?

    • A. 头发
    • B. 衣服
    • C. 眼睛
    • D. 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望江南 其四》和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陈维崧则通过环境描写和意象的结合来营造整体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