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望江南 其二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江南忆,最忆善和坊。猿臂醉擎刘白堕,莺喉娇唱小秦王。花月去堂堂。
白话文翻译:
我最怀念江南的善和坊。那里的猿猴醉醉地抬起手臂,仿佛在倾诉着刘白的悲伤,莺鸟欢快地唱着小秦王的曲调。花和月光在堂前流动。
注释:
- 善和坊:地名,善和坊是江南某地的街坊,象征着江南的美好。
- 猿臂:猿的手臂,形容猿猴的姿态。
- 刘白:可能指《白蛇传》中的白素贞,表达悲伤的情感。
- 小秦王:指的是《小秦王》这首曲子,常常用来表现柔美的情感。
- 堂堂:形容花和月光交错而过的景象,意境悠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50年-约1710年),字维庵,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他的诗风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时期,诗人借江南的柔美风光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江南特有的美景的怀念与赞美。开篇即以“江南忆”引入,拉开了思乡的序幕。“最忆善和坊”则将怀念的焦点指向一个具体的地点,使情感更加细腻和真切。诗中描绘的猿猴和莺鸟,既是自然界的生灵,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猿猴醉态可掬,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失落与悲伤,而莺鸟的欢唱则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意象的交融使得整首诗不但展现了江南的秀丽,也传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诗的最后一句“花月去堂堂”,让人感受到一种流动的美,仿佛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延续。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江南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忆,最忆善和坊:开头便道出对江南的怀念,特别是善和坊这个地方,显示心中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 猿臂醉擎刘白堕:猿猴似乎在醉酒中抬手,象征着无尽的悲伤,可能在暗指某种历史或文化的沦丧。
- 莺喉娇唱小秦王:莺鸟的歌声轻柔动听,似乎在唱着小秦王的曲调,增添了一种柔和的气氛。
- 花月去堂堂:最后一句意境高远,花与月交相辉映,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猿猴与人类情感结合,展现深刻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界的生物赋予人类情感,使诗歌更具情感共鸣。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现了江南独特的自然魅力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与美丽,诗人心灵的归宿。
- 猿猴:象征孤独与悲伤,表达对失去的思念。
- 莺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展现自然之美。
- 花月:象征美好与短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望江南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维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善和坊”象征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诗人的故乡
- C. 社会的繁华
-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描绘江南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激荡与壮丽的场景。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