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6:04:41

十旬晴霁乍闻雷,出震能教万象开。

莫道春风偏护暖,春风原是雪中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旬晴霁乍闻雷,
出震能教万象开。
莫道春风偏护暖,
春风原是雪中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景象:在十天晴朗的日子之后,突然听到了雷声,雷声能使万物复苏。不要以为春风只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施加恩泽,实际上,春风是从雪中回来的。

注释

  • 十旬:指十天的时间,古人以十天为一个旬。
  • 晴霁:晴朗而明澈的天气。
  • 乍闻雷:突然听到雷声。
  • 出震:雷声震动而出。
  • 万象开:万物复苏,万象更新。
  • 莫道:不要说。
  • 偏护:偏爱、特别照顾。
  • 春风原是:春风其实是。
  • 雪中回:春风是从雪中走出来的,暗示春天的来临是经过寒冷的冬天。

典故解析

“春风”作为重要的自然现象,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象征温暖、复苏与希望。雷声作为春天的象征,预示着万物复苏的开始。而“雪中回”的提法则强调了春风的来之不易,经过了寒冷的考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吾驺,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作者受到自然变化的启发,表达了春天的来临与万物复苏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雷声的突然出现,引出了春天复苏的主题。雷声的响起,不仅是自然现象的转变,更是万物复苏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借用春风来表达春天的温暖,指出春风并非单纯的温暖,而是经历了严寒的冬天,才会带来生机与活力。

诗中“莫道春风偏护暖”一句,透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春风的温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考验与磨难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可以扩展至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道理。

整首诗在意象上充满活力,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通过雷声与春风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旬晴霁乍闻雷:描绘了在连续的晴天之后,突然听到雷声的情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出震能教万象开:雷声的震动使得万物复苏,传达了生命活力的象征。
  3. 莫道春风偏护暖:提醒人们不要片面认为春风只带来温暖。
  4. 春风原是雪中回:指出春风的温暖是经历冬雪的考验而来的,强调了转变与复苏的过程。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比作温暖的象征,雷声比作万物复苏的信号。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春风”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突显自然与人的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春天的来临,强调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生命的复苏。
  • 春风:代表温暖、希望与新生。
  • :象征着寒冷与艰难的岁月,暗示着生命的考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旬”指的是哪个时间单位?

    • A. 十天
    • B. 一个月
    • C. 一年
  2. 诗中“春风原是雪中回”的意思是什么?

    • A. 春风从雪中回到春季
    • B. 春风是温暖的象征
    • C. 春风是经过严寒的考验而来的
  3. 诗中提到的“雷声”象征着什么?

    • A. 暴风雨
    • B. 春天的来临
    • C. 夏天的热浪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早晨,生机勃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表达春天的气息,但更多侧重于对春景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词典》
  • 《明代诗人何吾驺研究》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