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十咏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7:22:04

天开梵劫启传灯,灵境从来有废兴。

共说鉴师为六祖,信知智药亦神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华十咏 其二
天开梵劫启传灯,
灵境从来有废兴。
共说鉴师为六祖,
信知智药亦神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佛法的启示如同传递光明的灯火,灵性的境界从古至今总有兴衰变化。大家都称赞鉴师为六祖,而实际上,信仰与智慧的药方也是一位神圣的僧人。

注释

  • 天开:指天地的开启,象征佛法的启示。
  • 梵劫:梵音和劫数,意味着一种时间的周期或佛教中的教义。
  • 传灯:传递光明,比喻传承智慧和佛法。
  • 灵境:灵性的境界,指心灵的境界或境界的变化。
  • 鉴师:指的是鉴真大师,历史上著名的高僧。
  • 六祖:指的是禅宗的六祖慧能。
  • 智药:智慧的良药,象征智慧与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渐逵,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佛教思想,风格平和而深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高峰期,诗人通过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反思,表达了对灵性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天开”和“传灯”呈现了佛法的启示,暗示着灵性的觉醒与智慧的传承。诗人提到“灵境从来有废兴”,表明了在历史的长河中,灵性的境界有起有落,反映了佛教思想中的无常观念。接着,诗人提到了鉴师和六祖,显示了对禅宗历史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信仰和智慧的药方同样重要,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更加深刻。全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智慧,带给读者一种心灵的洗礼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开梵劫启传灯”:开天辟地之际,佛法的光芒被点亮,象征着智慧的传承。
  • “灵境从来有废兴”:灵性的境界是动态的,从古至今都有变化。
  • “共说鉴师为六祖”:大家都认为鉴真是六祖,但实际上还有更多值得尊敬的高僧。
  • “信知智药亦神僧”:信仰本身是一种智慧的药方,真正的僧人是那些能够传递智慧的人。

修辞手法

  • 采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天开”与“传灯”形成对照,象征光明与启示。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佛教智慧的传承与灵性的觉醒,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信仰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宇宙与佛法的启示。
  • :象征智慧的传承。
  • 灵境:象征心灵的状态,与佛教的内省思想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开梵劫启传灯”中的“灯”象征什么?

    • A. 知识
    • B. 智慧
    • C. 光明
    • D. 信仰
  2. 诗中提到的“鉴师”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释迦牟尼
    • B. 鉴真
    • C. 六祖慧能
    • D. 达摩
  3. “灵境从来有废兴”是什么意思?

    • A. 灵性只有兴盛没有衰落
    • B. 灵性的境界有起有落
    • C. 灵性永恒不变
    • D. 灵性与时间无关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渐逵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宇宙与灵性的思考,但王渐逵更侧重于佛教的智慧与传承,而李白则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
  •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