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时间: 2025-01-26 07:30:06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堕箭飞书去,

风里擎竿露布来。

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
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
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
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白话文翻译:

在分栋山前,曙光初现,
三千骑兵从简州归来。
在云间,箭矢带着书信飞去,
在风中,竖起的旗帜迎风飘扬。
古人说,伐谋是上策,
今天看来,静态胜过中台。
功名就像淮西的事情,
只是那些元臣不姓裴。

注释:

  • 分栋山:山名,指的是分栋山前的景象。
  • 曙色:晨曦,已是清晨。
  • 铁骑:指骑兵,军队的骑兵部分。
  • 简州:地名,古代的一个州。
  • 堕箭:飞射的箭,表示战斗或信使的到来。
  • 擎竿:高高举起的旗杆,象征着军队的威势。
  • 伐谋:指用谋略来打败敌人。
  • 中台:比喻中间的策略。
  • 淮西:地名,指的是历史上与功名相关的地方。
  • 元臣不姓裴:指的是那些拥有功名的臣子,但并非姓裴的人,暗示着历史上有名的裴氏家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山水诗和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常融入历史和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创作于唐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诗中提到的简州归降,暗示着历史上的某次军事胜利,表现了对功名和策略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前的曙光和归来的骑兵,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战争胜利图景。首联描绘的自然景象与战争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宁静的氛围。随后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点,箭矢和旗帜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希望和胜利。

诗中对古代军事策略的反思,显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古人认为用谋略打败敌人是最好的策略,但在现实中,静态的胜利往往更为重要,表现了一种理智与智慧的结合。

最后两句,提及功名与淮西的关系,暗示着历史上著名的裴氏家族,进一步深化了功名的主题。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吴融的独特风格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栋山前曙色开:描绘清晨时分,分栋山前的光景,象征着新的开始。
  2. 三千铁骑简州回:骑兵从简州归来,暗示着战斗的胜利。
  3. 云间堕箭飞书去:箭矢如信使般飞往远方,象征着消息的传播。
  4. 风里擎竿露布来:高高飘扬的旗帜,传达出胜利的喜悦。
  5. 古谓伐谋为上策:古人认为用谋略取胜是最佳策略。
  6. 今看静胜自中台:然而,静态的胜利往往更为重要。
  7. 功名一似淮西事:功名的获得与淮西的事情相似。
  8. 只是元臣不姓裴:强调功名的多样性,但与裴氏家族无关。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箭矢比作信使,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比:通过古今策略的对比,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功名与策略的关系,表现了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胜利的赞美。通过诗人对古今智慧的比较,表达了对静态胜利的推崇,强调了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曙色:象征希望与新生。
  • 铁骑:代表力量与胜利。
  • 箭矢:象征消息与决策。
  • 旗帜: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和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铁骑”指的是什么?

    • A. 步兵
    • B. 骑兵
    • C. 弓箭手
    • D. 轻骑兵
  2. 诗中提到的“伐谋”是什么意思?

    • A. 武力
    • B. 谋略
    • C. 静态
    • D. 战斗
  3. “功名一似淮西事”中的“淮西”指的是?

    • A. 地名
    • B. 人名
    • C. 事件
    • D. 策略

答案:

  1. B. 骑兵
  2. B. 谋略
  3. A. 地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战争,但吴融更强调策略与智慧,而杜甫则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相关的古典诗词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