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急谣》

时间: 2025-01-10 21:54:27

江南凶,周最急。

汉家使者识经权,矫制开仓输玉粒。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至今冤作枯鱼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急谣
——杨维桢 〔元代〕

江南凶,周最急。
汉家使者识经权,
矫制开仓输玉粒。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
至今冤作枯鱼泣。

白话文翻译

周急谣
——杨维桢 〔元代〕

江南的局势严峻,周朝的情况最为紧急。
汉朝的使者明白经济权衡的重要,
假借权势打开粮仓输送米粒。
你难道没有看到去年沟魂的悔恨无法弥补,
直到今天冤屈依旧如枯鱼般悲泣。

注释

  • 江南凶:指江南地区的灾害或动乱。
  • 周最急:指周朝的局势最为紧迫。
  • 汉家使者:指汉朝的使者。
  • 识经权:理解经济权衡。
  • 矫制开仓:借助权力强行打开粮仓。
  • 输玉粒:指将粮食运送出去。
  • 君不见:意为你难道没有看到。
  • 沟魂:指沟通的灵魂,暗指人们的无奈与悔恨。
  • 冤作:指冤屈仍然存在。
  • 枯鱼泣:比喻悲惨的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字德明,号觉民。他的诗风豪放,善于用典,作品多涉及社会时事,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周急谣》创作于元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困境,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周急谣》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江南的困境,以及汉朝使者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诗中的“江南凶,周最急”开篇直入主题,表明了局势的紧迫性。接着,诗人借用汉朝使者的视角,揭示了当权者在经济上的短视与无能,表现出对权力滥用的强烈不满。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对往年悲剧的无奈与悔恨,暗示着历史的教训未能被吸取,造成了今天的冤屈与苦难。最后的“至今冤作枯鱼泣”则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悲哀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忧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凶,周最急。:直接表明江南的形势严峻,周朝的情况尤为急迫,暗示着社会动荡。
  2. 汉家使者识经权,:汉朝的使者明白了经济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对当权者的讽刺。
  3. 矫制开仓输玉粒。:形象地描绘了当权者为了权力而做出的强制行为,显示出社会不公。
  4. 君不见曩岁沟魂悔不及,:质问听者是否看到过去的悔恨,暗示历史教训未能被吸取。
  5. 至今冤作枯鱼泣。:以“枯鱼”形象地表达无辜的冤屈与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枯鱼泣”,用枯鱼比喻无辜者的悲哀,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语气的强烈与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现状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南:象征着富饶之地,但在诗中却成为动荡的象征。
  2. 汉家使者:代表着历史的延续与对现实的反思。
  3. 玉粒:象征粮食,代表生计与希望。
  4. 枯鱼:象征无辜与悲哀,反映出人们的痛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急谣》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杨维桢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江南凶”主要指什么?

    • A. 江南的水灾
    • B. 江南的战乱
    • C. 江南的饥荒
    • D. 江南的暴政
  3. 诗中“枯鱼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悲痛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苦闷。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周急谣》均以时势动荡为主题,前者聚焦于战争带来的个人苦痛,后者则强调社会的不公与民生困苦。两者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