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汉州城楼》

时间: 2025-01-11 23:49:44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

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汉州城楼
作者:吴融 〔唐代〕
雨馀秋色拂孤城,
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
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
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
乌归帆没戍烟明。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秋色映照下,孤独的城池显得格外清新。远望之处,宇宙万物似乎都显得格外清晰。北方的群山层峦叠翠,尽收眼底;东边的江水则荡漾平缓,缓缓流去。从军打仗的人自然会有在荆州的快乐,但我在怀古时又怎能不想起岘山的情怀?正准备下阑干回头看一眼,却见乌鸦归巢,帆船隐没在戍楼的烟雾之中。

注释:

  • 雨馀:雨后。
  • 孤城:指汉州的城池,表现其孤独寂寞。
  • 凝时万象清:形容远方的景物清晰可见。
  • 叠翠:形容层层叠叠的绿色山峦。
  • 漫流:缓缓流动。
  • 荆州乐:指从军生活中在荆州的乐趣。
  • 岘首情:岘山是古代著名的怀古之地,表达对历史的缅怀。
  • 阑干:栏杆。
  • 乌归帆:乌鸦归巢的情景,象征归属和思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约公元780年—约835年),字子融,唐代诗人,曾任官职,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身处战乱时期,诗中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在军旅生涯中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登汉州城楼》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通过描绘雨后的秋色,展现了孤城在自然中的清新和宁静,给人一种心灵的洗涤。接着,诗人远眺北方的千山翠绿,江水东流,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透露出一种开阔的心境。

从军的生活虽然有乐趣,但在怀古时,诗人却流露出对过去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通过岘山的提及得以升华。诗人在栏杆上回头眺望,乌鸦归巢的画面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隐喻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馀秋色拂孤城:雨后,秋天的色彩轻轻拂过孤独的城池,表现了城池的寂寞与清新。
  2. 远目凝时万象清:远望之下,眼前的景物清晰而明亮,营造出一种宽广的视野。
  3. 叠翠北来千嶂尽:北方的山峦层层叠叠,尽收眼底,展现自然的壮丽。
  4. 漫流东去一江平:江水缓缓流向东边,表明了时间的流逝。
  5. 从军固有荆州乐:在军队中生活自然会有荆州的快乐,反映了诗人的经历。
  6. 怀古能无岘首情:怀古之情难免涌起对岘山的思念,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厚。
  7. 欲下阑干一回首:想要下去栏杆,回头望去,渴望与过去的自己对视。
  8. 乌归帆没戍烟明:乌鸦归巢,帆船消失在哨所的烟雾中,象征着归属与思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城比作孤独的存在,表现诗人的孤寂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描写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和寂寞,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叠翠:象征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美丽。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乌鸦归巢:象征归属感与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馀秋色拂孤城”中的“拂”字意思是? A. 拍打
    B. 轻轻擦拭
    C. 撞击
    D. 远离

  2. “叠翠北来千嶂尽”描写的是哪种景象? A. 海洋
    B. 山峦
    C. 草原
    D. 沙漠

  3.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岘首情”指的是对哪种情感的怀念? A. 爱情
    B. 友情
    C. 历史
    D. 乡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勃)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汉州城楼》《登高》都是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作品,但《登高》更强调人生的无常与悲哀,而《登汉州城楼》则融合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