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叶杯 其四
记得山楼日课。春惰。枕书眠。竹篱微映露桃面。红情。午晴天。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在山上的楼阁里,每天都要学习。春天懒惰,常常靠着书本入睡。竹篱笆轻轻映照在桃花的脸上,红色的情感在午后的晴天中显得格外明媚。
注释:
- 山楼:指高处的楼阁,象征着书香门第或清雅的生活环境。
- 日课:每天的学习或功课。
- 春惰:春天的懒惰,表现出春日的慵懒氛围。
- 枕书眠:以书本为枕,描绘了读书人沉浸在书海中的状态。
- 竹篱:指用竹子做的篱笆,营造出一种田园的宁静。
- 露桃面:露水映照桃花的面容,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景。
- 红情:指桃花的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午晴天:指阳光明媚的午后,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士禄,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情感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王士禄在春日的午后,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学生生活的慵懒而创作的,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荷叶杯 其四》通过描绘一个春日的午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回忆将读书的情景与春天的慵懒结合在一起,既有学习的勤奋,又有自然的惬意,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竹篱映照桃花,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气息,桃花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美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诗中通过“枕书眠”的意象,表现出诗人沉醉于书本与自然之中的幸福,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运用“午晴天”这一细节,将阳光的温暖与春天的气息融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灵动,又有情感的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悟,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记得山楼日课:回忆在山楼中每天的学习,设定了清雅的环境。
- 春惰:表达了春天的慵懒,暗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 枕书眠:表现出对书本的亲近和对知识的渴望。
- 竹篱微映露桃面: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竹篱和桃花的结合,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红情:桃花的红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 午晴天:温暖的午后,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竹篱和桃花的描写,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心情。
- 拟人:桃花的“面”,赋予花朵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春日午后宁静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意象分析:
- 山楼:象征着清雅的生活与学识的追求。
- 春惰:表现出春天的慵懒与自然的惬意。
- 枕书眠: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沉醉。
- 竹篱:传达一种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桃面: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午晴天: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楼”指的是什么? A. 高山的楼阁
B. 城市的楼房
C. 书店
D. 学校 -
“春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忙碌
B. 懒散
C. 快乐
D. 悲伤 -
诗中“枕书眠”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睡觉
B. 学习
C. 享受生活
D. 发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静夜思》(李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士禄的《荷叶杯》与孟浩然的《春晓》:两首诗都描绘春天的美,但王士禄的作品更为细腻,体现了个人情感的沉浸,而孟浩然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广阔表现。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王士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