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

时间: 2025-01-11 09:55:20

懊恼釭华欲语,人去不忍倚妆台。

海棠月上小门开。

来么来。

来么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叶杯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懊恼釭华欲语,人去不忍倚妆台。
海棠月上小门开。来么来。来么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中懊恼,灯下的花儿似乎想要说话,但人已离去,我不忍心倚靠在妆台上。海棠花下,月光洒落,小门轻轻打开。你来吗?你来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懊恼:心中不快、懊悔。
  • 釭华:灯下的花,象征光明下的美丽。
  • 倚妆台:指倚靠在化妆的台子上,表达一种依恋和不舍。
  • 海棠:指海棠花,常用以象征美丽和忧伤。
  • 小门:象征着通往情感的入口。

典故解析:

  • 海棠:海棠花在古诗词中常常与愁苦和思念相联系,代表着爱情的复杂情感。
  • 妆台: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台,反映出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25-1896),字伯隐,号惟庵,江苏人。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荷叶杯》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可能因为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而产生对爱情的感慨与思索,此时的女性地位较低,情感表达尤为细腻。

诗歌鉴赏:

《荷叶杯》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灯下的花影和海棠月色,表达对离去之人的无限眷恋与惆怅。首句“懊恼釭华欲语”点出了诗人的内心冲突,灯下的花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人已离去,表明了一种失落感。接下来的“人去不忍倚妆台”更是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依恋与不舍,妆台不仅是女性的化妆工具,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

“海棠月上小门开”中,海棠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动人,小门则暗示着一种期待。诗人以轻柔的语气邀请对方“来么来”,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希望。这种反复的呼唤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表达了复杂的人性情感,体现了清代词作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懊恼釭华欲语:表达了诗人的心情,灯下的花似乎在想说些什么,但却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说。
  • 人去不忍倚妆台:人已经离去,诗人不忍心靠在妆台上,表现出一种失落与不舍。
  • 海棠月上小门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下的小门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机会或期待。
  • 来么来。来么来。:反复的呼唤表现出强烈的期待和渴望,情感浓烈。

修辞手法:

  • 比喻:灯下的花朵比喻内心的情感,象征着美丽与思念。
  • 拟人:釭华“欲语”,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爱情的美好与失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情感真挚,深刻而富有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釭华:象征光明的美丽和内心的情感。
  • 妆台:代表女性的情感寄托,反映出对美的追求。
  • 海棠:象征美丽与忧伤,常与爱情的复杂情感相联系。
  • 月光:象征宁静与梦幻,映衬出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懊恼釭华欲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懊恼
    C. 愤怒

  2. 海棠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丽与忧伤
    C. 财富

  3. “来么来”反复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强节奏感
    B. 表达期待
    C. 表示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梅花落》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荷叶杯》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直接,而蒋敦复则通过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