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

时间: 2025-01-11 07:37:56

紫燕双双飞去。

何处。

凭尔寄相思。

无书只有一红丝。

红是口边脂。

郎问玉颜消否。

如旧。

独宿绣房深。

床间留得凤凰琴。

泪适不成音。

意思解释

荷叶杯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紫燕双双飞去。何处。凭尔寄相思。无书只有一红丝。红是口边脂。郎问玉颜消否。如旧。独宿绣房深。床间留得凤凰琴。泪适不成音。


白话文翻译:

双双的紫燕飞走了,飞往何处呢?只好寄托我的相思于你。没有信件,只有一根红丝带,那红色是你唇边的脂粉。郎君问我容颜是否依旧,我答如往昔。独自一人在绣房深处,床边留有那把凤凰琴,然而泪水却无法奏出音符。


注释:

  • 紫燕: 指紫色的燕子,象征春天和思念。
  • 凭尔寄相思: 依靠你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 无书只有一红丝: 指没有信件,只有一根象征思念的红丝带。
  • 红是口边脂: 红色的丝带象征着她的红唇,暗示美丽和爱意。
  • 郎问玉颜消否: 询问爱人是否依旧如昔。
  • 独宿绣房深: 独自一人在绣房里,表明孤独和思念。
  • 凤凰琴: 一种古琴,象征高雅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40),字仲明,号天池,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荷叶杯》是屈大均在思念爱人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情感的复杂和微妙。


诗歌鉴赏:

《荷叶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思念爱人时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紫燕双双飞去”立即引入了春天的意象,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在诗中,诗人没有直接表达思念,而是用“凭尔寄相思”来表现自己的无奈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柔弱的情感。

接着,诗人提到“无书只有一红丝”,红丝不仅是思念的象征,更代表了她与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红色的唇膏则暗示着美丽与温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色彩。后半部分,诗人独自一人,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床间留得凤凰琴”,不仅是对古典音乐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屈大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燕双双飞去。”: 表达燕子成双飞去的情景,暗示离别。
  2. “何处。凭尔寄相思。”: 询问燕子的去向,寄托思念,表现无奈。
  3. “无书只有一红丝。”: 表示没有信件,只有红丝作为思念的寄托。
  4. “红是口边脂。”: 红色唇膏作为爱人与思念的象征。
  5. “郎问玉颜消否。”: 爱人询问其容颜是否依旧,暗示对美的怀念。
  6. “如旧。”: 表达对往昔的坚持与怀念。
  7. “独宿绣房深。”: 表现孤独的环境,增强思念之情。
  8. “床间留得凤凰琴。”: 代表对音乐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
  9. “泪适不成音。”: 泪水无法化为乐音,表现悲伤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红是口边脂”将红色的丝带比作唇膏,生动形象。
  • 拟人: 燕子被赋予情感,表现思念。
  • 对仗: “紫燕双双”和“床间留得”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燕子、红丝和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紫燕: 象征春天和思念。
  2. 红丝: 代表着爱情的寄托与思念。
  3. 凤凰琴: 代表文化与高雅,象征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紫燕”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团聚
    • C. 旅行
    • D. 死亡
  2. 填空题: 诗中“无书只有一____”的红丝带象征着思念。

  3. 判断题: 诗人通过描绘环境来增强孤独感。 (对/错)

答案:

  1. A
  2. 红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屈大均的《荷叶杯》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李清照的诗则更多表现出对往昔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无奈。两者都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深刻,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情感:古代文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