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载重楼春破。深琐。无复理胶弦。暗尘罗幕旧金钿。花重已迷烟。目断塞鸿征雁。秋晚。明月满关山。相思相见恨应难。魂梦在人间。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重楼春光已逝,深锁着我心中的愁苦。再也无法拨动那古老的琴弦,尘埃暗淡了罗幕上的旧金钿。花重已被迷雾遮住,目送远方的鸿雁和征雁。秋天的夜晚,明月照满关山,相思与相见的恨,恐怕是难以言喻的。我的魂梦仍旧在这人间徘徊。
注释:
- 十载:十年。
- 重楼:指重重叠叠的楼阁,象征美好的春光。
- 深琐:深锁,形容内心的愁苦。
- 理胶弦:拨动琴弦,指音乐的演奏。
- 暗尘:尘埃,形容时间的沉淀与遗忘。
- 罗幕:精美的帷幕。
- 旧金钿:指昔日的华美装饰,象征往日的繁华。
- 目断:目送与眺望,形容思念的深切。
- 塞鸿征雁:指北去的鸿雁与征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秋晚:秋天的夜晚,气氛忧伤。
- 明月满关山:明月照耀着遥远的关山,象征思念的距离。
- 相思相见恨应难:相思和见面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
- 魂梦:灵魂与梦境,象征对逝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方恪(约1640-约1700),清代诗人,字子诚,号白云,晚号白云山人。生于江南,曾任职于清朝地方官职。其诗词风格细腻优雅,常表达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作品颇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
《荷叶杯》创作于作者经历了十年春秋后,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无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逐渐逝去的感伤,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荷叶杯》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思索。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作者通过“重楼春破”开篇,表明了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诗中“目断塞鸿征雁”一语,不仅表达了离别的惆怅,更隐喻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牵挂。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情感由个人的孤独扩展至对自然的感悟,以“明月满关山”展现出一种广阔的思索,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也映照着内心的孤寂与相思的苦楚。结尾“魂梦在人间”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情感的无奈与无助。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爱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载重楼春破:十年的重楼春光已经破灭,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 深琐:心情被深锁,表达了内心的愁苦。
- 无复理胶弦:再也无法弹奏曾经的乐曲,传递出对往日的怀念。
- 暗尘罗幕旧金钿:时间的尘埃覆盖了过去的华丽,暗示着曾经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 花重已迷烟:繁花似乎被迷雾遮住,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目断塞鸿征雁:目送远方的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秋晚:描绘了一个愁苦的秋晚气氛。
- 明月满关山: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遥远的关山,象征着思念的距离。
- 相思相见恨应难:相思与见面的痛苦是难以言说的,显示了情感的复杂。
- 魂梦在人间:灵魂与梦境仍在这个人间徘徊,表达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载重楼春破”比喻青春的逝去与美好的消逝。
- 拟人:情感如“魂梦”具有人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对仗:如“目断塞鸿征雁”与“明月满关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时间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楼:象征美好的青春与繁华。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乡。
- 明月:象征光明、希望与思念。
- 魂梦:象征情感的继续与对往昔的追忆。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生命与爱情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荷叶杯》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目断塞鸿征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思念
C. 愤怒
D. 幸福 -
“魂梦在人间”中的“魂梦”指的是什么? A. 梦境
B. 过去的回忆
C. 诗人的灵魂与情感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如梦令》: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月夜忆舍弟》:强调思念亲人的苦楚,情感深沉,描绘了秋夜的孤独。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与《荷叶杯》相似,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思考,展示了不同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