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是雏云覆额。初觌。不语背香篝。粉光融处脸波柔。羞摩羞。羞摩羞。
白话文翻译:
正是初夏时分,稚嫩的云彩轻柔地遮住额头。第一次相见,默默无言,背后燃烧着香篝。脸上那融化的粉色光泽,柔和如水波。羞怯啊,羞怯。
注释:
- 雏云:初生或幼小的云,形容细腻、柔和的云彩。
- 覆额:遮住额头,表达一种轻柔的状态。
- 初觌:第一次见面,含有一种新鲜和紧张的情感。
- 不语:沉默,未发一言,表现出内心的羞涩和紧张。
- 背香篝:背后燃着的香篝,给人一种温暖和柔和的气息。
- 粉光融处:脸上的妆容轻盈自然,光泽柔和如水波般流动。
- 羞摩羞:形容内心的羞怯与娇羞,重复强调了这种情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意象与古典诗词中常出现的自然界和情感体验的结合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初恋或初见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宪融,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对初恋的回忆之际,正值青春年少时,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憧憬和羞涩的情感。
诗歌鉴赏:
《荷叶杯 其四》是一首充满了青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初恋的羞涩与美好。开篇以“正是雏云覆额”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柔恬淡的夏日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初次邂逅的情感愈发显得珍贵和难忘。
“初觌”二字道出了见面时的紧张与期待,诗人通过“默默无言”传达了一种怯懦的心态。面对心仪之人,言语显得多余,沉默便是最好的表达。接着,诗人用“背香篝”描绘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仿佛这个场景中弥漫着香气,让人倍感亲切。最后,诗中提到的“粉光融处脸波柔”,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羞怯与柔情。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紧密结合,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展现了初恋的甜美与忧伤。诗人用轻柔的笔触,描绘出那一瞬间的悸动与美好,使人不禁忆起自己的青涩岁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正是雏云覆额:描绘初夏时节,轻柔的云彩像是遮蔽着额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
- 初觌:强调这是第一次见面,暗示着新鲜感和紧张感。
- 不语背香篝:沉默中,身后散发着香气,暗示着亲密和温暖的关系。
- 粉光融处脸波柔:细腻的面容如水波般柔和,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温柔。
- 羞摩羞:反复强调羞怯的情感,显示出内心的挣扎与娇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柔和的覆盖物,展现了自然的温柔。
- 拟人:将羞怯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生动与真实。
- 对仗:句中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初见的羞涩与美好展开,表现了青春的纯真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雏云:象征着纯真与初心,暗示着新感情的萌芽。
- 香篝:代表温暖和亲密的关系,让人感受到爱的氛围。
- 脸波:体现出女性的柔美和脆弱,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觌”指的是什么? A. 初次相见
B. 初次交谈
C. 初次约会 -
“不语背香篝”中的“香篝”代表什么? A. 烟雾
B. 香气四溢的篝火
C. 对话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羞怯
C. 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可将顾宪融的《荷叶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但顾宪融更侧重于初见的羞涩,而李清照则多了一层对失去爱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顾宪融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