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边 其四》

时间: 2025-01-27 04:28:04

柳营迤逦过三屯,见说登坛上将尊。

绝代勋名埋断碣,多时峰火黯荒村。

军门已献辽河捷,野戍犹惊旅梦魂。

三十一关东去远,掌中形胜有谁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营迤逦过三屯,见说登坛上将尊。
绝代勋名埋断碣,多时峰火黯荒村。
军门已献辽河捷,野戍犹惊旅梦魂。
三十一关东去远,掌中形胜有谁论。

白话文翻译:

柳树掩映的营地蜿蜒地穿过三屯,听说在坛上将要举杯庆祝胜利。
绝世的功勋与名望,却埋葬在断裂的石碑下,时光渐渐流逝,峰火的光辉黯淡了荒凉的村庄。
军营已经献上了关于辽河的胜利捷报,然而边防的士兵仍然惊惶,梦中不安。
三十一关向东延伸得很远,掌握其中的美丽景色又有谁来议论?

注释:

  • 柳营:指柳树生长的军事营地,象征着军队的驻扎。
  • 三屯:三处屯驻地,可能是指边防的驻地。
  • 登坛:指在祭坛上进行庆祝的仪式。
  • 绝代勋名:指无与伦比的功勋与名声。
  • 埋断碣:指功名被埋没在断裂的石碑下,象征着历史的遗忘。
  • 峰火:指烽火信号,象征战争时期的警报。
  • 辽河捷:指关于辽河地区的军事胜利。
  • 野戍:指边防的士兵。
  • 三十一关:指关口、边防的数量,象征着辽阔的边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善,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防和战争的景象,显示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土的眷恋。他的诗风清新且沉稳,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与历史。

创作背景:

《巡边 其四》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家边疆防务紧张之际,诗人以巡边之旅为背景,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对边防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乱与和平交替的时代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较为紧凑,四联八句,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沧桑。首联以“柳营迤逦过三屯”开篇,描绘了柳树环绕的军营,给人一种生机与活力的感觉,接着转入对胜利的期待,形成生动的对比。中间两联则沉重起来,诗人通过绝世的功勋被遗忘,以往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军门已献辽河捷,野戍犹惊旅梦魂”一句,展现了边防士兵在胜利之后仍然面临的不安与恐惧,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最后一联“掌中形胜有谁论”则发出对现实的深思,边疆壮丽景色与士兵的苦难形成强烈反差,带有一丝对未来的迷茫与渺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营迤逦过三屯:描绘了柳树掩映的军营蜿蜒而行,营地生机勃勃。
  2. 见说登坛上将尊:传闻即将举行庆祝仪式,暗含对胜利的期待。
  3. 绝代勋名埋断碣:历史上辉煌的功勋,却被时光遗忘,沉寂在荒凉之地。
  4. 多时峰火黯荒村:烽火信号的光辉已消失,荒村更显黯淡,反映战争的残酷。
  5. 军门已献辽河捷:边防军营已经传来关于辽河的胜利捷报,显示出军事的成就。
  6. 野戍犹惊旅梦魂:即便胜利,边防士兵仍旧心惊胆战,无法安宁。
  7. 三十一关东去远:边关延绵,辽阔无垠,象征着国家的边防。
  8. 掌中形胜有谁论:掌握着美丽的景色,然而又有谁来讨论其背后的艰难与牺牲。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胜利与荒凉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象征:柳营、峰火、关口等意象,象征着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 拟人:将“梦魂”赋予人的情感,体现边防士兵的内心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景象与士兵的心理,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边防士兵的同情,传达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营:象征着生机与军营的环境。
  • 断碣:象征历史的遗失与辉煌的消逝。
  • 峰火:战争的警报与历史的回响。
  • 辽河捷:军事成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营”指的是什么? A. 生机勃勃的军营
    B. 破败的村庄
    C. 静谧的山林

  2. 诗中的“绝代勋名”表示什么? A. 无与伦比的功绩
    B. 普通的成就
    C. 不知名的名声

  3. “野戍犹惊旅梦魂”反映了士兵们的什么心理? A. 平静
    B. 恐惧
    C. 欢欣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使至塞上》:同样描绘边防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思考。
  • 朱自华《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的视角,展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长善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关注边疆,但长善更强调历史的沧桑与士兵的苦难,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人文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长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边塞诗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