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道上》

时间: 2025-01-11 11:08:45

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

鸡豚过社少,牛马入秋肥。

漠漠田千顷,阴阴木四围。

此乡风景异,不见塞尘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台道上
作者: 史善长 〔清代〕
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
鸡豚过社少,牛马入秋肥。
漠漠田千顷,阴阴木四围。
此乡风景异,不见塞尘飞。

白话文翻译:

在三台的道路上,稻草的高度超过了屋顶,泥墙与白色的门扉相映成趣。
鸡和猪在村社中变得稀少,牛和马在秋天则显得肥壮。
广阔的田野在眼前,四周被阴凉的树木围绕。
这里的风景与他乡大为不同,完全没有边塞的尘土飞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稻草:指稻谷收割后剩下的草,常用于做堆垛或铺底。
  • 泥垣:用泥土筑成的墙。
  • 白板扉:指白色的木门,扉即门扇。
  • 鸡豚:指鸡和猪,表示农村的家畜。
  • :指村社、村庄。
  • 漠漠: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 阴阴:形容阴凉的样子。
  • 塞尘:边塞的尘土,象征荒凉和艰苦。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丰饶,反映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常常与“塞外”相对照,表现出对城市喧嚣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善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体现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丰收与宁静,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村生活的重视。

诗歌鉴赏:

《三台道上》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风光的诗,诗人在这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饶的乡村景象。开头两句“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稻草的高度与房屋形成对比,暗示着丰收的喜悦;而泥墙和白门则体现出乡村的朴素与宁静。

接下来的“鸡豚过社少,牛马入秋肥”,描绘了乡村动物的变化,鸡和猪的减少暗示着农村人家可能因为时代变迁而减少了养殖,而牛马则在丰收之后变得肥壮,这显示了丰收带来的喜悦,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经济状况。

最后两句“漠漠田千顷,阴阴木四围”则让人感受到田野的广阔与树木的阴凉,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映出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景:“此乡风景异,不见塞尘飞”,诗人用这句结束,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美好,远离了边塞的尘土飞扬,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稻草高于屋:形象地描绘出丰收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2. 泥垣白板扉:对乡村建筑的描述,表现出朴素的生活环境。
  3. 鸡豚过社少:反映出农村生活的变化,可能暗示着人们的迁移或生活方式的改变。
  4. 牛马入秋肥:强调秋天的丰收与动物的健康,象征着富饶。
  5. 漠漠田千顷:描绘出广袤的田野,体现出自然的壮丽。
  6. 阴阴木四围:表现出树木的阴凉,为乡村增添了一丝惬意的氛围。
  7. 此乡风景异:总结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强调乡村的独特与美丽。
  8. 不见塞尘飞:与边塞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乡村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城市与乡村、丰饶与荒凉的对比,突出乡村的美好。
  • 意象:通过稻草、泥墙、鸡豚等意象,描绘出乡村的特征与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以及宁静的自然环境,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草:象征丰收与生命力。
  • 泥垣:代表乡村的质朴与真实。
  • 鸡豚:体现乡村生活的日常。
  • 牛马:象征着农耕文化的根基。
  • 田千顷:展现大自然的广阔与壮丽。
  • 木四围:代表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稻草高于屋”反映了什么? A. 贫穷
    B. 丰收
    C. 建筑风格
    D. 气候变化

  2. “鸡豚过社少”说明了什么? A. 农村动物增加
    B. 农村人家减少养殖
    C. 农村人口增加
    D. 农业技术进步

  3. 诗中提到的“阴阴木四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乡村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环境
    C. 边塞的荒凉
    D. 城市的喧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农村生活与自然的变化。
  • 王维《鹿柴》:展现自然景色与和谐的乡村生活。

诗词对比:

  • 比较史善长的《三台道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史善长更侧重于秋季的丰收与生活,而王维则强调了山中的宁静与自我反思,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田园诗的历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