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
时间: 2025-01-11 05:3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
作者: 徐光第 〔清代〕
水天渺渺雁流哀,
海国冬温霁色开。
潮落沙痕连草没,
云移塔影过江来。
残山一角悲陈迹,
强弩三千忆霸才。
今古沧桑凡几易,
欲因清浅问蓬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捍海塘上,远望杭州的诸山的情景。水天一色,雁阵哀鸣;在温暖的冬日中,海国的霁色(晴空)映入眼帘。潮水退去,沙滩上的痕迹与草地相连;云朵移动,塔影在江面上飘荡。残破的山角让人感到悲凉,回忆起三千强弩的霸气。古今沧桑变化几许,想要在这清澈的水面上探询蓬莱的踪迹。
注释:
- 水天渺渺:形容水天相接,景色悠远。
- 雁流哀:指雁群在空中飞过,发出哀鸣。
- 海国:指海洋国家,这里可能指代杭州。
- 霁色:指雨后天晴,晴朗的天空。
- 潮落沙痕: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沙滩痕迹。
- 云移塔影:云彩移动,塔的影子随之在江面上漂浮。
- 残山一角:残破的山体一角,象征历史的遗迹。
- 强弩三千:指楚国的兵器,这里用以怀念霸主的力量。
- 今古沧桑:古今之间的变化与悲欢离合。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光第,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历史的思考,诗风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国家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冲突,诗人站在捍海塘,怀古而思,抒发对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以“水天渺渺雁流哀”引入,展现出一种广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景象,给人一种空旷而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潮落沙痕连草没”描绘了退潮后沙滩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
“云移塔影过江来”一句,诗人通过云彩的移动、塔影的漂浮,传达出一种飘渺的境界,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残山一角悲陈迹”,以山的残缺象征历史的沧桑,唤起人们对过往的反思。
“强弩三千忆霸才”则是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诗人通过回忆楚国的强盛,感慨当下的平淡。最后两句“今古沧桑凡几易,欲因清浅问蓬莱”,更是点明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试图在这清澈的水面上探寻那遥不可及的“蓬莱”。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天渺渺雁流哀: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水天相接的画面,雁阵发出哀鸣,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海国冬温霁色开:描写冬日的温暖与晴朗,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
- 潮落沙痕连草没:潮水退去,留下沙滩上的痕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云移塔影过江来:云彩移动,塔的影子在江面上漂浮,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残山一角悲陈迹:残破的山体象征历史的遗迹,令人感到悲凉。
- 强弩三千忆霸才:追忆历史英雄的伟业,感慨当下的变化。
- 今古沧桑凡几易:反思古今之间的变化与沧桑。
- 欲因清浅问蓬莱:希望在清澈的水面上探询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残山一角”比喻历史的遗迹。
- 对仗:如“潮落沙痕连草没”、“云移塔影过江来”,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雁流哀”,赋予雁以情感,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今沧桑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天:象征广阔与悠远。
- 雁:象征孤独与思乡。
- 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塔影: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 残山:象征历史的遗迹与沧桑。
- 强弩:象征力量与荣耀。
- 蓬莱:象征理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海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杭州
- C. 上海
- D. 南京
-
“残山一角悲陈迹”中的“残山”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历史的遗迹
- C. 未来的希望
- D. 个人的情感
-
诗人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探询“蓬莱”?
- A. 通过书本
- B. 通过清澈的水面
- C. 通过他人的讲述
- D. 通过梦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沉思,杜甫以更为悲壮的情感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 《春望》:两首诗都流露出对国家沧桑的感慨,但《春望》更加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徐光第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