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代作)》
时间: 2025-01-27 03:3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代作)
作者: 高观国〔宋代〕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
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
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
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
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
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菊花在绿丛中显得娇艳,正值重阳节,心中愁苦无奈。
风声急促,天空高远,归来的雁儿难以成行。
不知远方的郎君与我之间的距离,此去彼岸的秋水宽阔,蓝天无边。
郎君的心如同我的心,我的心又如同郎君的心,两人共苦。
细细思量,春天到了春愁,秋色也显得凄凉。
近来听到新词,知晓了妾身的怨恨,却无处诉说,只能在兰房中泪流满面。
注释:
- 绿丛:指绿树成荫的地方。
- 菊: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有登高的习俗。
- 归雁:指秋天南飞的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郎心如妾妾如郎:表达双方对彼此的深情。
- 泣兰房:兰房,指的是女子的闺房,泪流满面,表达了思念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尤其擅长抒发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秋季,正值重阳节,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节日,常常与思念、离愁相关联。
诗歌鉴赏:
《江城子(代作)》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词作,整体上以离愁别绪为主题,情感细腻而深刻。开篇的“绿丛篱菊点娇黄”便勾画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日图景,菊花在绿丛中竞相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然而,正值重阳,诗人心中却藏着无尽的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奈感,归雁的无序象征着两地相隔的心情。
进一步的描写中,“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表达了对爱人距离的惆怅与思念。这里的秋水与碧天形成了广阔的意象,暗示着两人之间的遥远与无奈。接下来的“郎心如妾妾如郎”则是对两人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表明双方的爱情虽深,但身处两地的无奈感更为突出。最后一句“泣兰房”更是将思念与愁苦推向高潮,兰房作为闺房的象征,承载着深情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里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语言清丽而富有层次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丛篱菊点娇黄: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菊花在绿丛中显得鲜艳,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过重阳:重阳节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传统。
- 转愁伤:心情因节日而变得愁苦,暗示对爱人的思念。
- 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秋风呼啸,天高云淡,归雁不成行,表现出孤独与无助。
- 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对爱人距离的思索,秋水的广阔与蓝天的遥远,体现出思念之情。
- 郎心如妾妾如郎:双方心意相通,表达浓烈的爱情。
- 两离肠:两人相隔,内心的痛苦。
- 一思量:反复思考思念之情,愈加愁苦。
- 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春秋交替,愁苦的情感始终存在。
- 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听到新词,感受到自己的怨恨,却无处倾诉,只能在闺房中流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秋水与蓝天,引发思乡之情。
- 拟人:让自然景象(归雁、秋水)承载人类情感,增强共鸣。
- 对仗:如“郎心如妾妾如郎”,增添了词句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离愁别绪,深刻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人在离别时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归雁:象征离别、思念。
- 秋水:象征距离与无尽的思念。
- 兰房:象征女子的闺房,承载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
诗中“郎心如妾妾如郎”表达了什么? a) 互相仇恨
b) 心心相印
c) 误会重重
d) 彼此无情 -
诗中的“泣兰房”意指什么? a) 欢快的聚会
b) 孤独的思念
c) 大团圆的景象
d) 欢乐的节日
答案:
- c) 重阳节
- b) 心心相印
- b) 孤独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表达了思念与离愁,但更多地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水调歌头》:苏轼在离别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宽广。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从宋词看古典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