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七夕二首 其七》
时间: 2025-02-04 15:4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小红楼一角赊。
垂杨摇曳碧笼纱。
良宵暖护流霞盏,
密意欢翻锦簟花。
从细检,莫浪些。
射灯隔院有人家。
凭阑邻女偷窥黠,
紧把琉屏半面遮。
白话文翻译
在小小的红楼的一个角落,
垂柳轻摇,映衬着碧色的纱帘。
良辰美景温暖地守护着流动的霞光,
密密的情意在锦绣的席子上翻滚。
仔细查看,不要浪费了这些美好。
透过灯光,可以看到隔院有人家。
倚在栏杆上,邻家的女子调皮地窥视,
紧把琉璃屏风的一面遮住。
注释
- 红楼:指红色的楼房,象征着温馨和私密的空间。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和生机。
- 碧笼纱:形容绿色的纱帘,营造出轻盈的氛围。
- 良宵:美好的夜晚,常用于描绘浪漫的情景。
- 流霞盏:比喻夜空中的流动云彩,如同灯笼一样温暖。
- 锦簟花:锦绣的席子和花,象征着华丽与富贵。
- 琉屏:指用琉璃制成的屏风,既有美观又有遮挡的作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年-1968年),字子华,号湖帆,晚号澄庵,清末民初著名的画家及诗人,擅长山水画、花鸟画,兼工诗词。他的诗词常以细腻、婉约见称,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鹧鸪天 七夕二首 其七》创作于七夕这个传统节日,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浪漫的夜晚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温暖浪漫的夜晚,透过诗人的眼睛,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轻柔的微风和流动的云霞。诗中小小的红楼,垂柳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私密的氛围。良宵之中,流霞盏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温暖和情意的流动。诗中不仅有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有人际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邻女的偷窥行为,既显示了青春的顽皮和调皮,又透露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感态度。在这幅画面中,既有温柔的情感流动,又隐含着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展现了一种清新而温暖的生活气息,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小红楼一角赊:描绘了一个小而温馨的空间,暗示私密性。
- 垂杨摇曳碧笼纱:通过垂柳的摇曳,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 良宵暖护流霞盏:良辰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夜晚的温暖与宁静。
- 密意欢翻锦簟花:细腻的情感在美丽的席子上流动。
- 从细检,莫浪些:提醒自己珍惜这些美好时光。
- 射灯隔院有人家:透过光线,感受到邻居的存在,暗示着人际关系。
- 凭阑邻女偷窥黠:邻家女子的调皮行为,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紧把琉屏半面遮:琉璃屏风的遮挡,象征着对隐私的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霞比作灯笼,增强了夜晚的温暖感。
- 拟人:将情感“欢翻”形象化,增强了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诗人用温柔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浪漫而美好的夜晚,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际之间的微妙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楼:象征爱情的温馨和私密。
- 垂杨:表现自然的柔美和生机。
- 流霞:象征美好的时光和浪漫的情感。
- 邻女:体现人际关系的微妙与调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垂杨摇曳”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柔美
B. 生活的烦恼
C. 情感的纠葛 -
“凭阑邻女偷窥黠”中的“偷窥”一词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调皮
C. 思念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爱情的渴望
C. 自然的描绘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相比之下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吴湖帆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