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 其一》

时间: 2025-04-28 22:49:05

惆怅。

惆怅。

岁岁年年相望。

暮春初换单衣。

又见应帘燕飞。

飞燕。

飞燕。

人锁昭阳深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惆怅。惆怅。岁岁年年相望。
暮春初换单衣。又见应帘燕飞。
飞燕。飞燕。人锁昭阳深院。

白话文翻译:

惆怅,实在惆怅,年复一年地相望。
在暮春时节,初换上了单衣,又看见那燕子在帘子外飞翔。
飞燕啊,飞燕啊,人在深院里被锁住。

注释:

  • 惆怅:心中忧愁、失落的情绪。
  • 岁岁年年:年复一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暮春:春天的末尾,指四月或五月的时节。
  • 单衣:轻便的衣服,常在春夏穿着。
  • 应帘:指窗帘,燕子在窗帘外飞来飞去。
  • 飞燕: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昭阳深院:深邃的院落,昭阳暗指光明的地方,反映出一种隔绝的感觉。

典故解析:

  • 燕子:燕子在中国诗词中常象征春天和希望,寓意着生机和再生。古时人们认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代表着温暖和团聚。
  • 锁院:表达了一种被禁锢的无奈,反映出对自由和外界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感悟为基础,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暮春之际,正值春末夏初之交,诗人通过燕子的飞翔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的惆怅和对春光的眷恋。

诗歌鉴赏:

《转应曲 其一》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惆怅”二字反复出现,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忧伤。随着年华的流逝,时间仿佛在无情地掠过,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等待,岁月的无情让人无所适从。接着,诗人在暮春时节换上单衣,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活节奏的转变。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飞翔在窗外,带来生机与希望,却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人锁昭阳深院”则将这种孤独的感觉进一步加深,深院之中,虽然有阳光,却无法触及,正如人心向往自由,却被现实所禁锢。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含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反复提到“惆怅”,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岁岁年年相望”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 “暮春初换单衣”,通过细节表现出季节的变化,象征新旧交替。
    • “又见应帘燕飞”,燕子的出现带来春天的气息,但也勾起了诗人的孤独感。
    • “人锁昭阳深院”,最后一句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压迫。
  • 修辞手法

    • 反复:开头和中间的“惆怅”和“飞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岁岁年年”“飞燕飞燕”,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希望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春天,代表希望与生机,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深院:象征封闭和孤独,暗示内心的被禁锢和渴望逃离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复出现的情感词是哪个?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2.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 A. 初冬
    • B. 暮春
    • C. 盛夏
  3. “人锁昭阳深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自由
    • B. 孤独
    • C. 开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转应曲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都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的诗更偏向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汪东则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孤独的感受,二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出生活的无常与个人的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