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第四体》
时间: 2025-01-26 23:35: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蝉翼临风鬓薄,藕丝窣地裙长。
几回相见细形相。
叶书同试墨,花坐当薰香。
铃静猧儿不吠,帘低燕子深藏。
闲情赋就再商量。
文窗青竹里,一雨晚来凉。
白话文翻译:
在微风中,蝉翼轻扬,鬓发稀薄;像藕丝般轻柔的裙子拖在地上。
几次相见,细腻的身影总是萦绕心头。
在绿叶上写字,试墨的情景,如花儿坐着,散发着芳香。
铃声静谧,猫儿不再吠叫,帘子低垂,燕子在深处藏匿。
闲情逸致的心情,便可以再来商量。
在文窗青竹间,雨后晚来,透出一丝凉意。
注释:
- 蝉翼:蝉的翅膀,轻薄而透明,象征轻盈和灵动。
- 鬓薄:鬓发稀薄,形容女子的容颜和气质。
- 藕丝:指莲藕的纤维,细长柔软,借以形容裙子。
- 叶书:在叶子上书写,常用来比喻清雅的文人生活。
- 薰香:香气,常指花香或熏香的气味。
- 铃静:铃声静止,表现一种宁静的氛围。
- 猧儿:小猫,象征家庭的温馨与安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现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态度。诗中所提到的“叶书”、“薰香”等意象,常出现在古人吟咏自然、抒发情感的作品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祝蕖(近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生活等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迁,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关系在诗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第四体展现了诗人黄祝蕖对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轻盈的意象,描绘出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氛围。开篇“蝉翼临风鬓薄,藕丝窣地裙长”便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而又充满生机的夏日场景。蝉声、裙摆的轻扬,传达出一种自然的韵律感,令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美好。
接下来的“叶书同试墨,花坐当薰香”,则通过书写和花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惬意。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的美,更是对文化生活的一种向往。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使得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在后面的“铃静猧儿不吠,帘低燕子深藏”中,宁静的环境进一步加强,猫儿的安静与燕子的隐蔽,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情逸致,给人以心灵的平静。
最后的“文窗青竹里,一雨晚来凉”则以雨后的凉意作为结尾,带来了一种自然的清新,暗含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淡泊。整首诗在描绘生活美好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蝉翼临风鬓薄:描写夏日微风中轻薄的蝉翼,暗喻女子的容颜。
- 藕丝窣地裙长:裙子轻柔如藕丝,形态优雅。
- 几回相见细形相:几次相见,宛如细腻的身影令人难以忘怀。
- 叶书同试墨:在绿叶上书写,表现文化气息。
- 花坐当薰香:花儿坐在一起,散发出香气,象征美好生活。
- 铃静猧儿不吠:宁静的铃声,小猫安静,不再打扰。
- 帘低燕子深藏:低垂的帘子下,燕子静静藏匿,营造静谧的氛围。
- 闲情赋就再商量:内心的闲情可以再细细品味。
- 文窗青竹里,一雨晚来凉:文人窗前,青竹环绕,雨后凉意袭来,展现诗意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蝉翼”比喻轻盈,表现出女子的柔美。
- 拟人:如“铃静猧儿不吠”,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叶书同试墨,花坐当薰香”,对称工整,增添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诗人依然能找寻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翼:象征轻盈与生命的活力。
- 藕丝:代表柔和与细腻的美。
- 薰香:暗示生活中的雅致与芬芳。
- 青竹: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文人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蝉翼临风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重厚
B. 轻盈
C. 喧哗
D. 执着 -
“铃静猧儿不吠”中,铃声的作用是什么? A. 增添喧闹
B. 表现宁静
C. 代表忧伤
D. 体现繁忙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C. 对人际关系的冷漠
D. 对城市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生活的感慨,风格细腻,情感深邃。
- 苏轼《水调歌头》: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豪放,情感奔放。
这两首作品与黄祝蕖的《临江仙》在情感表达和自然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风格与主题又有所不同,展示了古代诗词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古诗词精华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