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
时间: 2025-01-26 23:3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
作者: 毛滂 〔宋代〕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
石阑干外上疏帘。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
曲终谁见枕琴眠。
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寺庙里,长廊在清夜中显得格外美丽,松树在风中摇曳,烟雾缭绕的桧树显得萧索冷清。
石栏杆外,轻纱帘子随风摇动。
飘过的云悠闲而窈窕,斜月静静地照耀着,似乎在吟唱。
我独自徘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试着弹奏瑶琴,仿佛听到流泉的声音。
曲子结束时,谁能看到我在琴上安然入眠?
香气渐残,细微的虬尾细如丝,灯光暗淡,玉虫偏移。
注释:
- 古寺:指古老的寺庙。
- 长廊:寺庙中供人游览的长廊。
- 清夜美:夜色清幽,美丽动人。
- 风松烟桧:松树在风中摇动,烟雾缭绕的桧树。
- 石阑干:石制的栏杆。
- 疏帘:稀疏的帘子,形容轻柔飘动的样子。
- 过云:飘浮的云彩。
- 闲窈窕:悠闲而美丽。
- 斜月:倾斜的月亮,形容月光的柔和。
- 婵娟:形容女子的美丽,这里用以形容月亮的清丽。
- 瑶琴:一种古代的乐器,象征着优雅。
- 流泉:流水的声音。
- 香残虬尾细:香气逐渐消散,虬尾细如丝,形容香气的微弱与细腻。
- 玉虫:象征珍贵而美丽的虫子,这里可以理解为光线微弱时的环境暗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999年-1069年),字子晦,号天章,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他与晏殊、李清照等并列为宋代著名词人,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事,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安定,文人雅士常游览寺庙,品味自然,抒发情感。本诗反映了作者在静谧夜晚中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宁静与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古寺的清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篇即以“古寺长廊清夜美”点题,给人一种幽静的画面感。随着“风松烟桧萧然”描绘出周围环境的清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气氛。接着以“石阑干外上疏帘”引入视觉意象,帘子随风轻摇,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则是对月色的描绘,月光斜洒,给人一种柔和而恬淡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柔情与优雅。接下来的“独自徘徊无个事”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似乎在寻求内心的寄托。瑶琴的试奏则是对美好音律的追求,流泉的声音与琴声交融,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乐曲。
最后两句“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则回归到环境的细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散。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寺长廊清夜美:描绘古寺长廊在清夜中显得美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风松烟桧萧然:风中松树和烟雾缭绕的桧树,表现出寂静与清冷。
- 石阑干外上疏帘:石栏杆外轻纱帘子随风摇动,生动地描绘出环境的动感。
- 过云闲窈窕:悠闲的云彩飘过,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宁静的夜空。
- 斜月静婵娟:斜月的柔光与美丽,暗示着诗人对美的感悟。
- 独自徘徊无个事:独自徘徊,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瑶琴试奏流泉:试着弹奏瑶琴,流泉的声音与琴声交融,体现音乐的美好。
- 曲终谁见枕琴眠:曲子结束,谁能看到我安然入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 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香气渐散,环境昏暗,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婵娟,形象而富有诗意。
- 拟人:用“轻纱帘子随风摇动”来表现物的灵动。
- 对仗:如“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宁静与宗教的深邃。
- 长廊:代表人们游览与思考的空间。
- 清夜:象征清新与宁静的氛围。
- 松、桧:自然元素,表现环境的静谧。
- 瑶琴:象征音乐与优雅。
- 流泉:自然的声音,暗示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寺长廊清夜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宁静美好
C. 兴奋 -
“曲终谁见枕琴眠”中的“曲终”指的是? A. 音乐的结束
B. 诗歌的结束
C. 生活的结束 -
诗中提到的“灯暗玉虫偏”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在风格上,与毛滂的词相比,苏轼更显豪放,但两者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