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郎中弟见寄》

时间: 2025-01-27 03:27:58

病着先地首丘地,林松已约野僧栽。

它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郎中弟见寄
作者:李弥逊 〔宋代〕

病着先地首丘地,
林松已约野僧栽。
它年地下从诸老,
何必人间咏八哀。

白话文翻译

在病痛之中,我更思故乡的山丘,
林中的松树已经约好了野僧来栽种。
将来我死后,何必在人间吟咏八种哀伤呢?

注释

  1. 病着:病痛缠身。
  2. 先地首丘:指的是故乡的山丘,先地即故乡,首丘比喻思乡之情。
  3. 林松:树林中的松树,是一种象征坚韧的植物。
  4. :邀请,约定。
  5. 野僧:指在野外生活的僧人,通常与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
  6. 它年:指未来的某一年。
  7. 地下:指死后,墓地。
  8. 诸老:指古代的先辈或已故的朋友。
  9. 咏八哀:指为逝者所作的哀歌,古时有八种哀悼的形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风格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心态看待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李弥逊生病期间,心情沉重而又带有一丝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和对死亡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尘世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生命的沉思。开篇以“病着”引入,直接道出诗人此时的身心状态,病痛让他更加思念故乡的山丘。接着提到“林松”,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希望在死后归于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它年地下从诸老”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死亡的平静态度。他不愿在世间悲伤地吟咏哀歌,而是希望以一种更从容的姿态面对生命的终结。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繁华与哀痛的淡然态度,似乎更加向往与自然的融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弥逊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着先地首丘地:诗人因病情深重,思念故乡的山丘,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
  2. 林松已约野僧栽:自然中的松树已与野僧约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它年地下从诸老:预想将来自己去世后,和先辈们在一起,体现了对死亡的平和态度。
  4. 何必人间咏八哀:对于世俗的哀伤不屑一顾,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超脱和无畏。

修辞手法

  • 对比:生与死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 象征: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野僧则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 比喻:用“地下”比喻死亡,构建了生死的自然循环观。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死亡的从容态度,整体情感基调是淡泊而深沉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痛:象征着人间的苦难与无常。
  • 山丘:象征着故乡的归属感和思念。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寄托着诗人的愿望。
  • 野僧: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林松”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坚韧与长寿
    C. 哀伤
    D. 人间情感

  3. 诗人对于死亡持什么态度?
    A. 恐惧
    B. 无所谓
    C. 平和
    D.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出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直接情感,而李弥逊的诗则更注重于对死亡和人生的哲学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