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杂咏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23:34

一桥纳群影,影百不可摹。

仪徵文笔佳,有记如绘图。

寻之路三折,究与虹腰殊。

夜半荷花开,清香襟袖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园杂咏 其一
作者:潘衍桐

一桥纳群影,影百不可摹。
仪徵文笔佳,有记如绘图。
寻之路三折,究与虹腰殊。
夜半荷花开,清香襟袖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一座桥上汇集了许多的影子,这些影子是无法用言语或画笔准确描绘的;在桥上游览的人,文笔才华出众,留下的记忆宛如精美的图画;寻访这条路需要经过三次转折,最终的景致与彩虹的腰身别有风味;在夜深人静时,荷花悄然绽放,清香弥漫,令人陶醉。


注释

  • 影百不可摹:影子众多,无法完全描摹。摹:描绘、描摹。
  • 仪徵:指的是仪表和风度,指文人所具备的优秀素质。
  • 如绘图:如同绘画一般,形容文字描写生动。
  • 三折:形容道路的曲折,暗示寻觅的艰难。
  • 虹腰:比喻优美的曲线,可能指河流或桥的形状。
  • 襟袖俱:指衣襟和袖子,暗示香气萦绕周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衍桐(约1640-约1710年),清代诗人,江苏人,擅长诗词,作品多题材广泛,风格清新。其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文化发展时期,文人们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表达情感。诗中所描绘的西园,可能是潘衍桐个人游历的地方,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桥、影、文笔、荷花为主要意象,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悟。一桥之下,汇聚了人们的身影,影子虽多,却各自独特,难以完全捕捉,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经历的丰富与复杂。诗人善于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描绘桥上游人时,提到“仪徵文笔佳”,不仅是对文人自身修养的自豪,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接着,诗中转向“寻之路三折”,形象地表现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辛,但最终所见的美景与“虹腰”相似,给人以希望。最后,夜半的荷花在宁静中绽放,清香扑鼻,恰如人们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内心的宁静。这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桥纳群影:一座桥上聚集了许多人的身影。
  2. 影百不可摹:这些影子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无法完全描绘。
  3. 仪徵文笔佳:文人的风度与才华都很出色。
  4. 有记如绘图:他们的记忆犹如画图一般生动。
  5. 寻之路三折:寻找这条路需要经历多次转折。
  6. 究与虹腰殊:最终的景致与彩虹的腰身有着不同的美。
  7. 夜半荷花开:在夜深人静时,荷花悄然绽放。
  8. 清香襟袖俱:荷花的清香萦绕在衣襟和袖子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记忆比作绘图,形象生动。
  • 对仗:如“襟袖俱”与“影百不可摹”,形成工整的对仗。
  • 拟人:荷花夜半开放,赋予植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连接与沟通,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 :影子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生的丰富多彩。
  3.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夜半盛开更显其珍贵。
  4. 清香:代表着自然的芬芳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景观
    B. 人生感悟
    C. 文人风度
    D. 社会百态

  2. 诗中提到的“虹腰”主要暗示: A. 美丽的曲线
    B. 丰富的人生
    C. 道路的艰难
    D. 文笔的优雅

  3. “夜半荷花开”中的“荷花”象征: A. 生命的脆弱
    B. 生活的琐碎
    C. 纯洁与美好
    D. 纷繁复杂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西园杂咏 其一》与《静夜思》:两者都以夜景为背景,前者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潘衍桐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