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催雪)》
时间: 2025-01-26 23:33:35意思解释
声声慢(催雪)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原文展示: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镕脂。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怕寒绣帏慵起,梦梨云说与春知。
莫误了,约生猷船过剡溪。
白话文翻译:
风声在耳边轻轻响起,云朵似乎在商量着什么,连日来的滕六(古代装饰品)也显得犹豫不决。
戴着茸毛帽子和貂皮裘衣,兔园里准备吟诗作对。
在红炉中添上兽炭,准备金船上的羔羊酒和熔脂。
我问那流水,这样的工夫何时才能见到雪的到来?
不要让梅花争先恐后地开放,想要在奇巧中夸耀,早已遍布琼枝。
彩绳和金铃,佳人们正在等待着塑造狮子。
害怕寒冷的绣帏懒于起身,梦中梨花云告诉春天。
不要误了,约定生猷的船已经过了剡溪。
注释:
- 臾: 片刻,瞬间。
- 滕六: 古代一种装饰品,可能指绳结。
- 茸帽: 带有毛茸的帽子,象征温暖。
- 貂裘: 用貂皮制成的外衣,象征奢华。
- 红炉: 指温暖的炉火。
- 羔酒: 用羔羊肉酿成的酒。
- 翦水: 比喻水流的情形。
- 琼枝: 指美丽的树枝,常用来形容梅花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季友,号山泉,宋代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是雪花融化,春意渐露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冬春交替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声声慢(催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冬天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开篇即以“风声”和“云意”引入,给人一种自然景象交织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冬天的萧瑟与静谧。接着,描绘了冬天的装束和活动,展现了人们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情景,尤其是“茸帽貂裘”和“红炉旋添兽炭”,让人感受到温暖的渴望。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期待,似乎在质问时光的流逝。此句简洁而有力,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休被梅花争白”,则是对梅花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春天到来的希望,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最后几句通过佳人与梦境的描写,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诗歌在表现主题的同时,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 风声轻轻响起,云彩似乎在讨论,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连朝滕六迟疑: 连续几天的时光流逝,似乎在犹豫着什么,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还需等待。
- 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 描绘了人在寒冷中仍然保持文人雅士的风范。
- 红炉旋添兽炭: 突出温暖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对温暖的渴望。
- 问翦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 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休被梅花争白: 反映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争奇斗艳的思考。
- 怕寒绣帏慵起: 人们因寒冷而懒于起身,传达出一种对温暖的渴望。
- 梦梨云说与春知: 通过梦境与自然对话,体现出对春天的期望。
- 莫误了,约生猷船过剡溪: 结束时呼唤,把握时光,不要错过春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问翦水”比喻水流的情态,形象生动。
- 拟人: “云意商量”,赋予云朵人性,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对温暖和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了冬末春初的希望。
- 红炉: 象征温暖和生活的舒适。
- 彩索金铃: 代表着美好与欢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声声慢(催雪)》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沂孙
- C. 杜甫
- D. 苏轼
-
“问翦水”中的“翦”字意为:
- A. 剪
- B. 斩
- C. 切
- D. 刀
-
诗中提到的“茸帽”是指:
- A. 头巾
- B. 毛茸茸的帽子
- C. 斗笠
- D. 丝巾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如梦令》 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声声慢(催雪)》 vs 《春江花月夜》: 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但《春江花月夜》更偏重于月夜的宁静与美丽,而《声声慢》则强调对春天的期待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文学常识》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