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没递山原,岧峣起夕氛。
迎秋初度雨,匝野万重云。
野色随峰合,岚阴半岭分。
此间谁卜宅,行路讵相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原的起伏和夕阳的氛围。秋天刚开始下雨,广袤的原野上弥漫着层层云雾。野外的颜色与山峰相互交融,云雾在半岭之间若隐若现。在这里,谁又能找到合适的住所呢?行人之间又怎能互相倾听呢?
注释:
- 岧峣: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表示山势险峻。
- 夕氛:傍晚的氛围,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 初度雨:刚开始下的秋雨。
- 匝野:环绕的原野,形容广阔的土地。
- 岚阴:指云雾遮蔽的阴影。
- 卜宅:寻求居所的意思。
- 讵:岂、怎么,表示反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育仁,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过龙山顶》创作于诗人游历龙山之际,诗中描绘了山顶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与处境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山原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出没递山原”和“岧峣起夕氛”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山景和傍晚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迎秋初度雨”和“匝野万重云”表现了秋天初至的气息,细腻而生动,仿佛能感受到秋雨的滋润和云层的变幻。
后两句则转为哲思,诗人问道“此间谁卜宅”,表达了对人生归属的思考,似乎在暗示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中,真正能够安居乐业的又有几人呢?同时,最后一句“行路讵相闻”则引发了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行路的人们是否能在这广阔的天地中互相倾听?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情感深邃,意味悠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没递山原:描绘山原的起伏,暗示自然的变化。
- 岧峣起夕氛:高耸的山峰映衬着傍晚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 迎秋初度雨:秋雨初降,表现出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
- 匝野万重云:层层叠叠的云雾,展现出广阔的自然景象。
- 野色随峰合:野外的色彩与山峰融为一体,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岚阴半岭分:云雾在山间游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此间谁卜宅:反思人生的归宿,表达对居所的渴望。
- 行路讵相闻:提问行人之间的联系,体现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没递山原,岧峣起夕氛”,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事相结合,表现深刻的哲思。
- 拟人:自然景色如野色、岚阴等被赋予感情,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探讨了自然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山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和经历的起伏。
- 夕氛: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秋雨:象征着清新与变化,预示着新的开始。
- 云雾:表现出迷茫和不确定感,反映心境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岧峣”的意思是: A. 平坦 B. 高耸 C. 暗淡 D. 湿润
-
下列哪一句表明了秋天的到来? A. 出没递山原 B. 迎秋初度雨 C. 此间谁卜宅 D. 行路讵相闻
-
诗中反思人生归宿的句子是: A. 野色随峰合 B. 此间谁卜宅 C. 岚阴半岭分 D. 匝野万重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宋育仁的《过龙山顶》同样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但宋育仁更着重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各有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