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师严号令,车骑肃前征。
塞月云中暗,胡尘雨后清。
沙鸡随箭落,野马近人惊。
咫尺闻天语,常依御辇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严肃的军队出征场景,士兵们按号令整齐列队,骑兵在前面出征。塞外的月光被云层遮挡,胡人(北方民族)的尘土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晰。沙鸡在箭矢的追逐下落下,野马因人们的接近而惊慌失措。近距离听到天子的号令,随时跟随在皇帝的车辇旁。
注释:
- 六师:指的是六支军队,古代称军队为“师”。
- 号令:军队发出的指令或命令。
- 车骑:指骑兵和马车。
- 塞月:指边塞的月光,常用来形容边疆的夜晚。
- 胡尘:指胡人所带来的尘土,通常与边境战事相关。
- 沙鸡:一种鸟,常见于沙地,象征战事带来的动荡。
- 天语:指皇帝的命令,或天子的旨意。
- 御辇:皇帝的车辇。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到的“胡尘”与“塞月”体现了边疆战事的背景,反映了明代军队出征的常态。而“咫尺闻天语”则反映了皇权的威严和士兵对皇帝命令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幼孜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中期,活跃于文人圈,以其笔力雄健、风格豪放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其对军事题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明朝正值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军队出征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皇权的忠诚之情。
诗歌鉴赏:
《早发禽胡山》是一首描绘军队严整出征场景的诗。诗的开头两句“六师严号令,车骑肃前征”描绘了军队严谨的作风和紧张的氛围,给人一种紧迫感。接下来的“塞月云中暗,胡尘雨后清”,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边塞的艰苦和战事的紧张。诗人以“沙鸡随箭落,野马近人惊”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恐慌与动荡,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冲击。而最后两句“咫尺闻天语,常依御辇行”则传达了对皇权的尊崇,士兵们随时准备响应皇帝的号令,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四个场景的交替,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悟和对士兵忠诚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既有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战争的反思,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师严号令:军队严格遵守命令。
- 车骑肃前征:骑兵和马车整齐地向前出征。
- 塞月云中暗:边塞的月亮被乌云遮挡。
- 胡尘雨后清:胡人留下的尘土在雨后显得清晰可见。
- 沙鸡随箭落:沙鸡因箭矢的飞来而坠落。
- 野马近人惊:野马因人们接近而感到惊恐。
- 咫尺闻天语:近距离听到皇帝的号令。
- 常依御辇行:总是跟随在皇帝的车辇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车骑肃前征”和“沙鸡随箭落”形成对称。
- 拟人:沙鸡和野马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状态。
- 意象:结合了自然景象与战争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忠诚与勇敢的歌颂,反映了士兵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决心与担当。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师:象征军队的严整与纪律。
- 塞月:边疆的自然环境,暗示战事的艰苦。
- 胡尘:战斗的痕迹,象征敌人的威胁。
- 沙鸡:战斗中的生灵,象征无辜的牺牲。
- 天语:皇权的象征,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师”指的是?
- A. 六个国家
- B. 六支军队
- C. 六位将领
- D. 六种武器
-
“塞月云中暗”中的“塞月”指的是?
- A. 塞外的月光
- B. 塞内的月光
- C. 天上的月亮
- D. 影像中的月亮
-
诗中“常依御辇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皇权的轻视
- B. 对皇权的尊重与忠诚
- C. 对皇权的反抗
- D. 对皇权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早发禽胡山》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但《将进酒》更侧重于个人豪情与饮酒作乐,而《早发禽胡山》则强调军队的纪律与出征的庄重。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与主题聚焦,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心态。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金幼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