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拍子 来青轩》
时间: 2025-01-11 03:03: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霁雪才消竹色,午钟迸起松声。
尚有巢乌岩际落,怪道游人树杪行。
一峰兰若晴。飞白乍看宸翰,
来青旧识轩名。不见隔云缇骑合,
但听流泉坏道鸣。悽然物外情。
白话文翻译:
雪刚融化,竹子的颜色显露出来,
午后的钟声响起,松树间传来阵阵声音。
巢乌依然栖息在岩边,
怪不得游人们在树梢上游玩。
一座山峰在晴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飞白的云彩乍一看像书法的笔迹,
来青是我旧识的名字,
遥望却不见骑马的友人,
只听得山间流水的鸣响,
感到无比的惆怅,仿佛与世隔绝的情怀。
注释:
- 霁雪:指雪后天气晴朗。
- 竹色:竹子的颜色,寓意生机勃勃。
- 巢乌:指栖息的乌鸦。
- 岩际:岩石的边缘。
- 游人:游玩的人。
- 兰若:指兰花的地方,这里形容山峰的清雅。
- 宸翰:指皇帝的书法,这里用以比喻飞白的云彩。
- 缇骑:骑马的朋友,缇是马的颜色。
- 流泉:流动的泉水。
典故解析:
- 宸翰:古代对皇帝书法的尊称,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以及与历史的联结。
- 兰若:常用于形容清幽的环境,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十拍子 来青轩》创作于清代,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惆怅,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晴朗的午后,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开篇提到“霁雪才消竹色”,描绘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春日气息,竹子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给人以希望与活力。接着,诗人用“午钟迸起松声”的音响描绘,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尚有巢乌岩际落”,诗人不禁感慨自然生灵的存在和游人的游玩,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随着“飞白乍看宸翰”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书法艺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敏感和追求。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深沉的情感,“不见隔云缇骑合”,让人感受到友人的缺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句“悽然物外情”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朋友远离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雪才消竹色:描绘雪后阳光明媚,竹子焕发出新的生机。
- 午钟迸起松声:钟声响起,伴随着松树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尚有巢乌岩际落:乌鸦仍在山岩边栖息,暗示生命的延续。
- 怪道游人树杪行:游人在树梢间游玩,表达自然之美引人向往。
- 一峰兰若晴:山峰在晴空中显得格外清晰,表现了自然的清丽。
- 飞白乍看宸翰:飞白的云彩似书法,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 来青旧识轩名:提到老友,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
- 不见隔云缇骑合:未能见到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但听流泉坏道鸣:只听到泉水的声音,增添了孤独感。
- 悽然物外情:感叹个人情感与世事的隔绝,抒发了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书法,具有艺术性。
- 拟人:赋予自然声音以情感,使景物生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雪:象征希望与新生。
- 竹色:代表生机与清新。
- 巢乌:暗示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 兰若:象征清雅与宁静。
- 流泉:传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霁雪”指的是什么? a) 雪后晴天
b) 雪中
c) 雪落 -
诗人提到的“巢乌”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山 -
“流泉”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人的缺席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a) 雪后晴天
- a) 一种鸟
- b) 友人的缺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沈岸登的《十拍子 来青轩》均描绘了自然美,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而沈岸登则通过雪后的春意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岸登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诗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