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拍子 其一 效珠玉集》

时间: 2025-01-11 06:33:17

鹤乳难论胎卵,蛙鸣莫辨官私。

星拱北辰应忏斗,电笑东皇也费辞。

簸扬安用箕。

郑国𧉮争内外,陈仓宝失雄雌。

蕉下鹿空朝梦误,泽底舟亡夜壑移。

帝台如累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乳难论胎卵,蛙鸣莫辨官私。
星拱北辰应忏斗,电笑东皇也费辞。
簸扬安用箕。郑国争内外,
陈仓宝失雄雌。蕉下鹿空朝梦误,
泽底舟亡夜壑移。帝台如累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鹤的乳水难以论说其是从胎还是从卵而来,青蛙的鸣叫也无法分辨出是官家的私事。北斗星环绕着北辰,应该忏悔争斗的事情,闪电的笑声让东皇也觉得言辞费劲。拿着簸箕去扬尘又有什么用呢?郑国在内外的争斗中,陈仓的宝藏失去了雌雄。蕉树下的鹿在空中做梦,泽底的船在夜里移位。帝台的景象如同叠加的棋局。

注释

  • 鹤乳:指鹤的乳汁,寓意难以分辨的事物。
  • 胎卵:形容生命起源的两种方式,象征事物的复杂性。
  • 星拱北辰:北斗星环绕北辰,象征天体的运转与命运。
  • 电笑:形容闪电的瞬间,带有嘲讽和轻蔑的意味。
  • 郑国:指春秋时期的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内外争斗。
  • 陈仓:指陈仓的宝藏,象征失去的财富和权力。
  • 鹿空朝梦:形容空虚的梦境,可能暗指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帝台:皇帝的台座,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其在七言律诗和绝句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物隐喻人生哲理,反映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十拍子 其一 效珠玉集》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争斗的批判。

诗歌鉴赏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开头以“鹤乳难论胎卵”引入,显示出生命的复杂与不易,接着提及“蛙鸣莫辨官私”,暗示着政治与私事的模糊界限,给人以思考社会现象的启示。尤其在“星拱北辰应忏斗”中,北斗星的引入让人联想到命运的无常与个体的渺小,而“电笑东皇也费辞”则通过闪电的形象,展现了对权威与传统的挑战。

诗中还有对郑国争斗的提及,反映出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动荡,“陈仓宝失雄雌”则是对失去的遗憾,象征着权力的分裂与家庭的破碎。而“蕉下鹿空朝梦误”则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思。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权力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乳难论胎卵:比喻生命的起源难以分辨,暗示复杂的社会关系。
  2. 蛙鸣莫辨官私:指政治与个人利益的混淆,暗示社会的不公。
  3. 星拱北辰应忏斗:以北斗星为象征,承载命运与争斗的主题。
  4. 电笑东皇也费辞:通过闪电的形象,表现对权威的讽刺与无奈。
  5. 簸扬安用箕:质疑无效的行动和努力。
  6. 郑国争内外:历史事件的引入,暗示权力争斗。
  7. 陈仓宝失雄雌:象征失去的权力与财富。
  8. 蕉下鹿空朝梦误: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
  9. 泽底舟亡夜壑移:暗示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
  10. 帝台如累棋:通过棋局比喻权力的复杂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帝台如累棋”,将权力比作棋局,形象地展现其复杂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电笑”,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权力斗争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入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智慧,隐喻人生的哲理。
  • :象征生命的低微与社会的混乱。
  • 北斗星:象征命运与指引。
  • :象征瞬间的变化与无常。
  • 鹿:象征理想与梦境。
  • :象征人生的旅程与不确定性。
  • :象征权力与复杂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鹤乳”象征什么? A. 长寿
    B. 复杂的生命起源
    C. 权力的争斗
    D. 自然的美

  2. 填空题:诗中“郑国争内外”反映了__的主题。

  3.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对/错)

答案

  1. B
  2. 权力斗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态度。
  • 《春望》: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与现实困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