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邹园十咏 桃蹊 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 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 莺啼阴久匝,雨霁苔犹浅。 渔父欲问津,烟中闻鸡犬。
白话文翻译:
繁花盛开,无需多言,人们来到这里,足迹更加明显。 沿着石径高低起伏,顺着水源多次回转。 莺鸟在阴凉处久久啼鸣,雨后天晴,苔藓依然浅浅。 渔夫想要探问路径,烟雾中传来鸡犬的声音。
注释:
- 繁花:盛开的花朵。
- 迹愈显:足迹更加明显,指人迹增多。
- 因石自高下:沿着石头铺成的路径高低起伏。
- 缘源屡回转:顺着水源多次回转。
- 莺啼阴久匝:莺鸟在阴凉处久久啼鸣。
- 雨霁苔犹浅:雨后天晴,苔藓依然浅浅。
- 渔父欲问津:渔夫想要探问路径。
- 烟中闻鸡犬:烟雾中传来鸡犬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邹园十咏》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邹园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凯在《邹园十咏》中的一首,描绘了邹园中桃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桃花、石径、水源、莺鸟、苔藓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邹园中桃花盛开的景象。首句“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通过“繁花”和“人至迹愈显”的对比,突出了桃花的盛开和人们的活动。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石径、水源、莺鸟、苔藓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最后两句“渔父欲问津,烟中闻鸡犬”,通过渔夫的问路和烟雾中鸡犬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使诗歌更加生动和真实。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繁花盛开,无需多言,人们来到这里,足迹更加明显。这句通过“繁花”和“人至迹愈显”的对比,突出了桃花的盛开和人们的活动。
- 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沿着石头铺成的路径高低起伏,顺着水源多次回转。这句通过对石径和水源的描绘,展现了邹园的自然景观。
- 莺啼阴久匝,雨霁苔犹浅:莺鸟在阴凉处久久啼鸣,雨后天晴,苔藓依然浅浅。这句通过对莺鸟和苔藓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 渔父欲问津,烟中闻鸡犬:渔夫想要探问路径,烟雾中传来鸡犬的声音。这句通过渔夫的问路和烟雾中鸡犬的声音,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繁花”和“人至迹愈显”的对比,突出了桃花的盛开和人们的活动。
- 拟人:将繁花拟人化,无需多言,突出了桃花的盛开。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邹园中桃花盛开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
意象分析:
- 繁花: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石径:石头铺成的路径,象征着自然和人工的结合。
- 水源:顺着水源多次回转,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循环。
- 莺鸟:在阴凉处久久啼鸣,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宁静。
- 苔藓:雨后天晴,苔藓依然浅浅,象征着自然的坚韧和生命力。
- 渔父:渔夫想要探问路径,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交流。
- 鸡犬:烟雾中传来鸡犬的声音,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宁静的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繁花亦何言”中的“繁花”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梅花 C. 菊花 D. 荷花
-
诗中“因石自高下”描述的是什么? A. 石径 B. 水源 C. 莺鸟 D. 苔藓
-
诗中“渔父欲问津”中的“渔父”指的是什么? A. 渔夫 B. 农夫 C. 牧童 D. 书生
-
诗中“烟中闻鸡犬”中的“鸡犬”象征着什么? A. 宁静的田园生活 B. 繁华的城市生活 C. 孤独的乡村生活 D. 热闹的集市生活
答案:
- A. 桃花
- A. 石径
- A. 渔夫
- A. 宁静的田园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桃源行》: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桃花源,与袁凯的《邹园十咏 桃蹊》有相似的主题和意境。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江畔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袁凯《邹园十咏 桃蹊》与王维《桃源行》:两者都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但袁凯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理想化桃花源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田园诗作,可以进行比较和延伸阅读。